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IPO造假事件频发,其中农业类企业占据较高的比例,这不是巧合,而是有它的原因。虽然农业类企业有着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但融资难一直是农业类企业棘手的问题。农业生产周期长,原材料或产品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收回成本和获得收益的时间较长,同时农业类企业也缺乏有价值的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因此,IPO成为农业类企业为获取资金、谋求发展可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农业类企业IPO过程中,审计人员担负着重要的评价与监督职能。近年来,农业类企业IPO造假事件多发,为成功上市,有的企业抱有侥幸心理,利用农业行业和IPO的特殊性从事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审计风险。如果审计人员没能进行风险防范,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影响证券市场正常运转,也为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和声誉带来严重损害。在农业类企业IPO审计过程中,行业与IPO特殊性的结合带来了较高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只有对此进行充分了解,针对风险高发点,结合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审计风险防控,才能保障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维护市场秩序。本文首先在阅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类企业IPO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特点及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统计整理了证监会2010-2018年对IPO造假的农业类企业和有相关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以此结果为基础,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方面,着重针对农业行业和IPO的特点以及审计人员的行为,分析农业类企业IPO审计风险的来源。然后,本文对振隆特产进行案例分析,对其IPO造假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具体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为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应采用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审计人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维护证券市场良性运转,推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