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unh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第二次传播伊始,给蒙古社会政治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寺庙作为佛教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它渗透和融入到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构成了蒙古文化的有机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座寺庙变迁史可谓是该地区社会政治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寺庙变迁,人们可以探知这一地区的地方与中央关系、民族与宗教问题以及社会内部结构等诸多领域的转型。以往蒙古地区佛教研究,尤其是寺庙研究,大多数是基于文本,对特定历史时间段的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参考和借鉴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收藏于当地档案馆里的各朝代相关历史档案的同时,结合笔者数年来的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深度描写了阿拉善广宗寺的变迁史,分析研究了寺庙与当地社会政治内在的张力。本文研究对象阿拉善广宗寺自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始建以来,已有近260年的历史。在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宗寺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并在该地区的社会变革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广宗寺与西藏格鲁派高层之间的特殊关系,为本寺地位之独尊和命运之多舛奠定了基础。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了广宗寺创建的历史背景以及阿拉善和硕特人与藏传佛教之间的早期关系。与此同时文中利用清朝档案考证了寺庙奠基人、创建人以及初建时的规模与位置等问题。第二章基于相关资料,从寺庙与当地政治关系、寺庙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教育法会完善水平等角度重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期间的广宗寺繁荣景象,重点考究了该寺庙在当地社会政治中扮演的角色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在蒙古地区寺庙整体走向没落的历史背景中的阿拉善广宗寺的衰弱的主要原因以及具体形态。这也是广宗寺从当地政治权力核心逐步走向社会边缘的开端。第四章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宗寺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的经历和遭遇,还原了该寺庙从“神庙”演变成“鬼所”的历程。第五章探讨了广宗寺之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一为寺庙从“废墟”中得以恢复,成为一座民间自发建立的寺庙;二为从民间寺庙转变成当地政府旅游开发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章节中利用档案和访谈资料再现寺庙重建的详细过程的同时,重点探讨了寺庙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寺庙内部变革。结语部分从世俗化的理论视角总结论文内容,并提出了有关广宗寺历史与现状的一些见解。从论文内容人们可以看到阿拉善广宗寺变迁史中的两条主线:一是寺庙自创建到繁荣,再到衰落,最后又被重建的整个历史过程;二是广宗寺从当地政治生活核心逐渐走向边缘,逐步失去对世俗社会的笼罩力和相对独立性,最终成为政府部门旅游开发项目中一个环节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为防止在烟草国外引种过程中传入烟草霜霉病等危险性病害,在分析烟草国外引种渠道及潜在危害的基础上,指出此项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依托建立健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作为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性能往往在电子系统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因为单个芯片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执教者苏杰评析者刘明杰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珠算、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培养学生概括法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双工器和双工技术是当代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使收发系统可以共用一副天线的重要器件,双工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双工器由带通滤波器和铁氧体环行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各个地区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当今时代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微电子集成电路尺寸越来越小,封装维度由二维扩展到三维立体封装,封装密度越来越高。由于高密度封装要求更小的焊点体积,长期服役后金属间化合物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于脉冲功率系统中的双极型碳化硅半导体器件SiC BJT的快速驱动电路,文中脉冲功率研究的重点是在SiC BJT基极追求极高的电流上升率di/dt 。设计的驱动电路不
初中班级管理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而班主任作为主要的负责人,使用的管理方式和自身的威信,关系到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对如何开展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
为了解决某新开发轿车排气系统悬挂点的布置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动力总成的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模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采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