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职业决策方面的关注在逐年上升。职业决策是个体在面临多种职业选择的时候,从中分析各选项的利弊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的过程。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成长环境以及社会因素四个方面。Ariely在《怪诞行为学》当中所提到,人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做比较,任何的决策都是在比较之后进行的。所以,当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比较,那么,对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研究,尤其探讨不同心理距离的比较对象对他们职业决策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在职业价值方面的关注点以及心理距离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影响。预实验通过校内张贴海报的方式共招募57名大学生,得到了30对大学生最冲突的职业价值配对和30对大学生最不冲突的职业价值配对,建立了工作价值配对表,为正式实验所需的材料做好了准备。正式实验同样通过张贴海报的方式招募216名应届毕业生和准毕业生。其中,实验一招募被试126名,让被试在决策任务简单的情境下进行职业决策,设置了有心理距离比较和无心理距离比较两组任务。实验二招募被试90名,让被试在职业价值冲突的情境下进行职业决策任务。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最关注的是职业前景、职业对婚姻家庭的影响以及职业的社会声望。(2)当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任务相对容易(职业价值匹配情境下)时,心理距离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有影响效果,关系越亲密,职业决策确定性越低。而当职业决策任务相对困难(职业价值冲突情境下)时,心理距离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确定性有显著的影响,且后悔情绪作为中介因素,可以预测职业决策的确定性。研究结果证明,当大学生在职业决策时,心理距离对职业决策有显著的影响,决策任务越困难,影响越显著。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教育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对自我的探索以及对职业的了解,提升学生职业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