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nel-1A/B卫星影像高精度配准方法研究及其在天津地区的应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3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一种新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克服时间和空间失相干效应和大气延迟对长时间形变监测的制约,提高InSAR技术的适用性,国外学者提出了时序InSAR新技术,尽管为克服相位去相干和大气延迟误差提供了可能,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InSAR干涉数据处理过程中,复影像配准是最基础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Sentinel-1 卫星 TOPS(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模式影像由于其多普勒中心在方位向的快速变化导致其方位向具有时变信号特性,干涉时要求方位向配准精度达到0.001个像素,否则相邻Burst影像干涉图之间将出现相位跳变。Sentinel-1A/B卫星TOPS模式影像通常在几何配准的基础上利用Burst间的重叠区域采用增强谱分集(Enhanced Spectral Diversity,ESD)实现高精度配准。由于增强谱分集易方法受失相干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影像配准精度满足0.001个像素要求,本文针对Sentinel-1影像配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由于一般采用等权周期图估计方法对影像残余偏移量ΔAZ进行估计,而并没有考虑到影像中每个像素噪声水平的不同,因此估计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加权周期图估计方法对影像残余偏移量进行估计,考虑了不同像素噪声水平的差异,优化了估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等权周期图估计方法相比,加权周期图估计结果更接近于理论零值,更能准确估计出影像残余偏移量。(2)当方位向重叠区域为低相干区域时,此时增强谱分集观测量不足,引起残余偏移量估计不准确,本文利用距离向重叠区域增加增强谱分集观测量的方法,弥补了方位向重叠区域相干性低、观测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残余偏移量估计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前向增强谱分集估计方法精度较低;因此,可以仅将后向增强谱分集与方位向增强谱分集联合使用,以提高偏移量估计精度。(3)由于直接配准法利用的是影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当处理长条带、大区域时难以进行多项式拟合;针对该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时序处理中的Sentinel-1影像配准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先进行直接配准,然后再根据增强谱分集观测量进行联合平差的方法,实现对配准结果的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直接配准再次联合配准的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影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从而提高影像配准精度。(4)利用Sentinel-1A数据反演天津市区及周边区域最新地表沉降及机理解释。本文以天津市及周边霸州市部分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年1月9日至2017年6月8日期间获取的覆盖天津市的25景Sentinel-1A TOPS成像模式影像为数据源进行PS-InSAR时序处理。并选取研究区域内部分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台站和 CMONOC(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台站数据进行了严格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PS时间序列与时序InSAR形变序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利用Doris软件计算Sentinel-1A/B数据获取地表高精度、高分辨率形变速率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体现出较明显的形变差异;对于天津市而言,沉降速率从天津市中心城区往周边区县逐渐变大;天津市主城区沉降速率较为稳定,相对于北部蓟县稳定区域存在抬升趋势,平均速率达到0~20 mm/yr。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多样性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天津市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沉降现象;特别是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和北辰区西部,最大地表沉降速率达到了-136 mm/yr。同时还发现,除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岩性特征差异造成的地表沉降,其它因素也会对地表沉降产生影响,包括动态荷载(如铁路,公路等)、静态荷载(如城市建设)和地下水补给这些因素都会对地表沉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密度泛函理论由于其兼具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优点,正受到科研工作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密度泛函,本文所采用的最优调控区间分离密度泛函,能够合理地描述电子局域和电子离域作用,从而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预测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有机π-共轭分子材料因其结构的可修饰性与优异的光电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领域。本文主要在分子水平上对有机π-共轭分
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的对比度由组织的弛豫特性和成像参数共同决定。然而由于个体性差异的影响,相同的经验成像参数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被试。因此理想的情况是,可以在不同的成像序列中针对每一个接受扫描的被试制定个体化成像参数,以实现个体化扫描,或是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图像对比度进行优化。本项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知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用于修复对比度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体育也得到空前的发展,职业化体育是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排球职业化最早出现在英国,随后扩展至欧洲其他国家,排球职业化是排球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越南自1996年就开始改革排球管理制度,实现排球职业化,依靠市场经济途径和通过建立全国联赛制度,为排球运动创造效益。但是,这一职业化改革并不是很成功,当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排球市场份额不大,甚至近
杨树(Popul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然而干旱严重影响了人工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根的生产力对于调控杨树的耐旱力来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根生长于地下给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从而导致与地上部分相比,有关根的研究较少。因此,深入解析和研究杨树根调控干旱的分子机制对于杨树的大规模栽培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前的研究证实,NF-YB转录因子可以参与植物的非生物
硼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原料主要来源于固体硼矿和卤水矿。在盐湖卤水的开发过程中,硼的高效分离既可以制备高品质硼酸产品,也可降低硼对生产锂、镁等有价元素产品品质的影响。因此,盐湖卤水中的硼资源的高效分离提取,对促进我国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溶剂萃取法受溶液中硼酸含量的限制小、工艺流程短、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是最具工业应用前景的从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硼的方
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不仅具有一般泥炭地所拥有的固碳、调节水文、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同时也是一些河流的发源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这类湿地逐渐退化,严重影响到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使得保护和恢复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成为了紧要之急。目前对泥炭藓湿地恢复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高纬度低海拔地区,其恢复技术不能完全适用于高海拔的亚热带山地区域。本研究通过在中国湖北西
在近几十年的抗肿瘤研究中,光动力学疗法(PDT)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PDT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可以在激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物质(ROS),诱导细胞凋亡。作为自由基治疗的一种,PDT不会诱导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性,对临床肿瘤治疗有很大的意义。然而,PDT依然存在着几点限制,包括光敏剂在肿瘤部位非有效累积,肿瘤乏氧环境以及激发光的组织穿透深度较浅。这些因素使PDT在更复杂的临床应用中受限。基于这些考虑,
四川是我国猕猴桃种植大省,至2018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5.67万hm~2,随着红肉型品种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呈爆发态势,主产区死树毁园的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开展猕猴桃全省溃疡病发生基础信息调查,研究溃疡病潜在发生流行区域,分析不同区域病原菌变异情况,制订高效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从2015年至2018年开展全省普查
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对大范围针叶林病虫害的监测,是对森林健康状态评估的有效手段。林分的光谱特征差异,是对植被健康状态判别的光学遥感方法,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然而对病虫害前期即绿色攻击阶段的监测精度不高,而热红外遥感的潜力则尚未挖掘。本文利用热红外遥感对针叶林病虫害的多尺度观测结果,分析并评估了热红外技术监测的潜力。基于叶片尺度观测数据结合SPA模型,讨论分析针叶温度对害虫胁迫的响应机制,
自上个世纪倾斜摄影产生以来,倾斜摄影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由军事侦查领域扩展到测绘领域,并于本世纪初成为一门热门技术。由于倾斜影像只需更低的成本就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物信息,此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城市三维建模,并扩展到城市规划、城市安全、政务辅助决策、军事监视、国土防卫等各个领域。倾斜摄影技术也极大地扩展了传统航空遥感的应用范畴,并成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建设,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