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视角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示语是国际城市和旅游景点语言和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装点城市、景点,提升文化品位。中国经济腾飞,对外开放力度增加,使得中国与世界间的交流常态化,中国的影响力也大大提升。外国人士对这块神奇土地的兴趣越来越浓。很多人都亲自来到这里领略中国的独特魅力。外国人一下飞机,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就必然会遇见繁复纷杂的公示语,为他们指示地点,提醒他们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带有英语翻译的公示语,旨在让外国友人在中国的旅行更加便利。   然而,现存公示语的情形是一团糟。误译,语法逻辑错误,以及拼写错误处处可见。有些错误已成为外国人眼中的笑柄。除了这些问题,现在国内的公示语翻译毫无美感可言,有的甚至不堪入目。这无疑会使中国形象大打折扣。   从翻译美学角度去寻求公示语翻译的出路,会大有所获。许多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国内研究,把重点放在公示语的功能上,也就是说,他们强调,功能传递必须是交际功能,或是源语的目的。他们追求功能一致。然而,在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只是单纯的追求公示语的交际功能是不够的。因为忠于原文只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只要求语言规范和表面上内容完整。而美学角度来看,语言生动活泼是一大要求,还包括修辞手法,文本风格以及美感因素。这是翻译的较高标准。   本文旨在从翻译美学角度寻找有效方法,解决现存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的混乱现象。本文通过研究翻译、美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归纳分析公示语的种类,特征以及功能,将翻译美学和公示语翻译联系起来,试图为汉语公示语英译建立美学标准。相应的,各种问题也通过分类在文中提出来。所有研究都为论文的最终目的服务-寻找公示语英译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有六部分。开头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动机、目的及意义;第一章综述了翻译美学及相关理论,分析评论了中西美学的起源发展;第二章主要说明了公示语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特征,并提出了汉语公示语中的美感因素;第三章,作者先点清翻译美学和公示语的关系,证实公示语翻译中的美学因素,并通过例证阐述了公示语英译中的美学取向,同时对翻译中的问题进行了分类;第四章就如何在公示语翻译中重现原文的美提出可行尝试;第五章,也是本文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综述了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不足。同时,作者希望更多的人来研究这块领域,使之趋向成熟。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诺斯罗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中的文学人物分类法,对彼得·潘和孙悟空两位顽童人物代表进行纵向贯通和横向比较。多年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很少受到学者与读者的关
阐释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然而将阐释学应用于翻译研究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阐释学对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传统翻译理论带
黑人女权主义起源于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运动,是女权主义重要的分支。它主要研究美国社会强加于黑人妇女身上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阶级偏见等多重压迫,揭示黑人妇女在这些压
目前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正是如火如荼。谭恩美在整个华裔美国文学界占有非常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位置。在成功出版了《喜福会》、《灶神之妻》、《百种神秘感官》、《正骨师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