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颈部血管彩超及DSA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的价值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与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及DSA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价值,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8例,均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分析二者对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一致性,以及对斑块检出率的差异。其中30例(180条血管)同时行DSA检查,比较二者检查结果,分析二者对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一致性。结果1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及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上的符合率为73.5%(1138/1548),对轻、中度狭窄的诊断上有较低程度的一致性(经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01、0.05),对重度狭窄、闭塞的诊断上一致性相对较高(经Kappa检验,K值为0.34、0.47)。2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对轻、中度血管狭窄的检出要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同时对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中斑块检出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3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与DSA在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上的符合率为82.8%(149/180),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诊断上均有高强度一致性,尤其对重度狭窄的诊断上一致性相对更高(经Kappa检验,K值为0.75)。结论1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斑块方面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2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上与DSA有高度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之相媲美。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小额信贷发展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以及影响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基础上,从资金供给、风险定价、发展模式、监管框架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政
为了提高粗毛纤孔菌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 from Inonotus hispidus,IHT)的提取率和胆酸盐的结合量,本实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IHT提取率和体外胆酸
在钛合金棒材热连轧机组“平三角-圆”孔型基础上,基于对轧制过程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现有的平三角孔型加以改进,形成改进型“平三角-圆”孔型系统,然后将Φ25 mm的TC4钛合金
目的:回顾性分析收住本院的33例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比较药物及手术治疗免疫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诊断明确的共33例(35只眼)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人群特征、致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3岁至77岁,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1.29岁,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5.22岁;
<正> KL-6是黏液素样的大分子糖蛋白,表达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上。本研究是检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的血清KL-6水平,探讨KL-6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
会议
介绍了无线寻呼系统的发展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寻呼编码格式、工作原理、系统特性和技术指标。
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已被大量应用于10kV终端配电室用来替代传统的断路器作为终端配电变压器的一次侧保护设备。这种保护方式简单、快捷、有效,并能节省投资成本。在选用
根据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债务不履行的分类,对我国合同法不履行债务的规范做一个梳理: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和根本违约在大陆法系中有无相应的规范,在我国合同法中有无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