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及体液分布特点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根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随之CKD终末期患者也日益增多,而且因其预后差,治疗花费高,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治疗,血液透析是目前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体内液体的分布异常,引起透析病人体液异常的因素很多其是否与其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相关性呢?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使用当前较流行的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并结合其中医证候学特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示新的方法、新的思路。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当今CKD中西医研究治疗的最新进展及中医证候学特点,深入了解其病因病机;其次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70例常规血液透析病人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其体内液体分布情况;最后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主要采用频次法、百分率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对本院血液透析中心70例常规血液例透析病人行中医证候学及体内液体分布研究,发现对于常规透析病人,其原发病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多见。在患者所有中医体征中,口干所占比列最大,为97.1%,其次为面色晦暗和倦怠乏力,分别占到92.9%与90%。中医证型研究发现,证型多为正虚夹实,正虚证中以脾肾阳虚证最为多见,占到37.1%,其次为脾肾气虚证,占25.7%,最少的为气阴两虚证,占8.6%。对其体内液体分布分析发现,患者透前普遍存在体内液体分布异常,异常患者比例达78.6%,其中又以中度水肿患者最多,比例为31.5%。对全身各部位的体液分布状况分析发现,呈重度水肿部位多位于左下肢,比例达52.8%。对不同的年龄段体液分布的研究发现,青年组中中度所占比例最大,重度水肿所占比例最小,中年组人群中,体液分布情况较平均,中度水肿者略多,正常、轻度、重度水肿所占比例接近,老年组人群中,体液分布异常者明显高于正常者,对各年龄组之间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中年组与老年组,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中体液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男性组和女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候患者体液分布研究发现,脾肾气虚证者,中度水肿所占比例最大,为22.3%;脾肾阳虚患者中,重度水肿者所占比例最大,为34.4%;气阴两虚证患者,中度水肿和体液分布正常患者所占比例一样,均为为33.3%;肝肾阴虚患者,中度水肿所占比例最大,为44.4%;阴阳两虚证患者中,重度水肿所占比例最大,为45.4%;分别将各证型中水肿指数按正常、轻、中、重四组分别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在各组中,各证候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常规血液透析病人,中医证候多为正虚夹实,虚证中以脾肾阳虚与脾肾气虚证最为多见,实证中,以血瘀最为多见;对患者体液分布的研究表明,患者透前普遍存在体液分布异常,过多体液多分布于双下肢及躯干,尤以左下肢最为明显;不同的年龄段体液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与体液分布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作者用烘干的云实嫩枝粉配以大豆粉、纤维素、蔗糖、抗坏血酸、蒸馏水等制成4种不同配比的人工饲料饲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结果表明配方Ⅱ饲料对锈色粒肩天牛的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88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脑血流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广泛复杂,其病变不仅导致各种神经功能缺损,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 ,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因此 ,部分药品
目的对苦胆草片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150 mm×4.6 mm,5 u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柱温为30℃;检测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