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联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重要企业理论研究领域。企业联盟比纯粹市场、科层企业及计划具有独特的优势。市场协调基本上是一个现货交易和谈判关系,对未来的机会和资源缺乏真正的控制力。企业内部协调虽然拥有完整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难以突破内部资源的限制,且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存在管理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企业并购的成本又较高昂。因此,综合比较起来,企业联盟可以突破企业本身的资源约束,尽管由此会加大企业面对的风险和提高机会主义成本,但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本身无法实现的战略利益。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介入到组建联盟的活动中,生产联盟、研发联盟、产销联盟、价格联盟等等结盟方式多种多样,虚拟企业、网络结构等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企业联盟的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中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于企业联盟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当前的企业联盟理论研究在国内外还处于起步阶段,有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联盟存在的合理性、组建联盟的动机与联盟的管理等方面,被称为“理论的孤儿”。从国内实践看,对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分析对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企业联盟还处于自发阶段,对于联盟的方式选择不是很成熟,如彩电空调的价格联盟解体,此外在民航等领域行政性垄断行为仍比较严重,因此国内企业联盟实际上是以价格联盟为主的,而与国外联盟实践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价格联盟不仅会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而且其业绩表现也远没有非价格联盟方式满意,因此以非价格联盟方式实施联盟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将对于联盟理论和国内企业界适应国际市场竞争乃至对于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看,本文研究重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大致如下: (1)对于中外企业组建联盟的动机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某些联盟现象的存在提出了解释。一项合作的实行来源于合作各方的合作意愿,只有对联盟各方、参与联盟的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有利的情形才有可能建立合作关系,即各方追求“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联盟各方寻求合作的具体动机有所区别,如一方追求获取技术一方追求市场,具体说来,包括获取资源、降低成本、分担风险、优化组织、财务动机、战略合并的铺垫等,由此也决定了企业联盟方式的不同。本章也将对中国企业缔结联盟的动机及其对联盟方式的选择的影响展开研究。 (2)实证中国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研究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第四章研究生产联盟。生产联盟是目前一种有相当生命力的联盟方式,我国企业已经在这一方式展开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与教训,这一章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析。第五章研发联盟研究,从这种联盟方式的特点出发,重点运用案例研究中国企业研发联盟的实践。第六章是其它联盟方式研究,重点研究企业之间的销售联盟、标准联盟及价格联盟。第七章从组织结构角度出发,对联盟的虚拟企业实现形式展开研究。 (3)对联盟可能的风险及防范机制进行研究。联盟中的企业依然存在竞争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折中寻租”是最优策略,但这种策略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存在“搭便车”、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这一章从企业联盟自身存在的风险入手,对企业联盟 (包括不同合作方式)合作与竞争并存进行分析,针对联盟涉及的企业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建的 (4)研究相关政府规制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垄断提出政府规制制度建议。研究内容主要是: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划分,放松管制与管制的关系;对于强强联合可能造成的垄断,政府的规制制度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