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金融在国际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张充分证明了合作性金融的重要性,也证明了它的特殊性功能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以成员为主的特性是其它金融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合作金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合作金融体系与机构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但是近几十年以来,合作性金融机构异化案例频繁出现,引起人们关注。合作金融发展路径有何特征,现实中存在几种典型路径选择,其未来发展路径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我国合作金融体系规模虽称不上十分庞大,但机构类型复杂,有正处于改革进程中的城市和农村信用社体系,有民间自生的各种融资互助会,还有新型的合作银行和资金互助社,都在探索前进的方向。当前构筑农村金融三元供给结构也是很多学者及业界人士的主张,并且从世界范围看,合作金融也是农村金融的主体之一。合作金融具有稳定性功能,是商业金融的有力竞争者和补充者,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深化程度和改进“二元经济”的进程。因此对于合作金融未来发展和路径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基本概念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现有的路径选择,并进行比较分析,期望通过这一过程寻求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中的规律性内容,以此为依据,探索未来发展路径,并据此对我国信用合作社体系改革方向、民间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文中对于合作金融相关的热点问题都有涉及,包括机构转型,体制异化,规模效应等。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合作金融的理论综述和现实考察,首先梳理相关文献,从功能、机构和体系的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之后分析合作金融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金融功能,最后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分析合作金融的演进路径,并对合作金融发展现状的特征进行归纳介绍。第二部分是在前文基础上探讨合作金融存在及路径变迁的理论基础,并且试图用经济学原理来阐释合作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本章包括合作金融存在的经济学解释,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原因以及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的非正常趋势的经济学解释,并且用合作金融机构治理机制自身存在的矛盾来解释机构发展路径变迁的现象。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是对合作金融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列举与分析,有两种视角:其一是宏观角度,即从合作金融体系视角分析其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并且选取世界上合作金融发展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国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其二是微观角度,即从合作金融机构视角分析其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并以实际机构为例,分析各种路径的特征及效率等问题,并对各种路径加以比较和综合分析。第五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于影响发展路径的因素进行分析,推导出合作金融发展路径演进的规律,探讨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于对合作金融未来的发展路径做出推断与分析,认为合作金融未来的发展路径是多样化的,并且在发展中会与商业化经营有更好地结合模式。第六部分对我国的合作金融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在前文基础上探讨我国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之后本文提出以混合式路径构造我国合作金融体系的建议,并且认为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应当是多样化的,农村信用社与民间互助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不同,应以提高效率和满足内生需求为目标。中外学者对于合作金融的研究由来已久,著述颇丰,但以合作金融发展路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本文一项最重要的创新。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来考察与分析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这是研究合作金融的一个新视角。合作金融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选择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焦点问题。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仍然缺乏完善的论述、深入的探讨与成形的理论。本文以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为主线,归纳与分析现实存在的既定事实,同时也做出规律性总结,更大胆提出未来发展路径的构想,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的实践创新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
目的总结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经验,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分析。方法167例资料完整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按Lauge-Hansen进行分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目的 了解我市高中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阳性情况,为学校有效控制肝炎在学生中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6417名参加高考的学生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
旨在研究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quinone(MitoQ)对湖羊冷冻精子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选择健康的成年种公羊精液,将其分成6等份。不含MitoQ者设为对照组(M0),M1、M2、M3、M4和M5
目的 研究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药敏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2005年从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腹部损伤中的有效性,优越性。方法 对16例腹部损伤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在腹腔镜下获得正确诊断。其中有6例在腹腔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