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椎管内神经鞘瘤是脊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而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神经系统发育、发展过程中必需的一类细胞因子,也参与了体内多种肿瘤的发生与演进过程,但其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作用存在着不确定性。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神经营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神经损伤、神经系统肿瘤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等,但在肿瘤患者中使用此药物,很可能使其成为肿瘤加速生长、术后复发率增加的重要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已经建立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原代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拟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对该肿瘤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无菌条件下搜集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标本,经原代细胞培养体系获得肿瘤细胞,利用S-100细胞免疫荧光与DAPI染色鉴定雪旺细胞,并评估其纯度,将纯度(?)95%作为纳入标准,然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即含O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鼠神经生长因子(用10%FBS的完全培养基配制)溶液。首先,以每孔8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后,细胞分别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为0ng/ml、40ng/ml、80ng/ml、160ng/ml和320ng/ml的完全培养基,干预24h后,MTT法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其次,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以每孔5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24 h后分别给予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0ng/ml、160 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培养基,在药物持续作用12 h、24 h、36 h、48 h时,使用酶标仪检测两组细胞在各个时间点的OD值,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最后,以每孔lx104个细胞接种于六孔板,24 h后分别给予含0 ng/ml、40 ng/ml、80 ng/ml、160 ng/ml、320 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培养基,持续作用24 h后,分别利用Western blot、Real time-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rkA、p75NTR蛋白质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标本中,32例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得肿瘤细胞,其纯度为(95.45%±0.02),1例囊性变标本和2例标本污染而未获得细胞。在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多呈双极梭形或三极。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增加,实验组细胞OD值均有增加,且当浓度达到160ng/ml时,细胞增殖效应最显著(P<0.001);当选取160 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干预条件时,实验组细胞在每个时间点的生长均优于对照组细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 h(P<0.05)、24 h(P<0.001)、36 h(P<0.01)、48 h(P<0.01));当使用不同浓度鼠神经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且时间持续24 h时,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当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在0~80ng/ml时,肿瘤细胞中TrkA蛋白质及其mRNA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浓度达到160ng/ml时,,与对照组相比,TrkA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p75NTR蛋白质及其mRNA表达水平则未受到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原代培养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并使用临床常用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干预,得出以下结论:1.椎管内神经鞘瘤能够同时表达TrkA受体和p75NTR;2.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够促进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的生长;3.mNGF可能通过激活NGF-TrkA信号通路促进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生长;4.在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中,p75NTR的表达并不产生诱导细胞凋亡效应,而是可能通过提高mNGF与TrkA受体的结合效率,并抑制TrkA水解而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