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cy_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椎管内神经鞘瘤是脊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而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神经系统发育、发展过程中必需的一类细胞因子,也参与了体内多种肿瘤的发生与演进过程,但其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作用存在着不确定性。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神经营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神经损伤、神经系统肿瘤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等,但在肿瘤患者中使用此药物,很可能使其成为肿瘤加速生长、术后复发率增加的重要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已经建立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原代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拟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对该肿瘤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无菌条件下搜集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标本,经原代细胞培养体系获得肿瘤细胞,利用S-100细胞免疫荧光与DAPI染色鉴定雪旺细胞,并评估其纯度,将纯度(?)95%作为纳入标准,然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即含O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鼠神经生长因子(用10%FBS的完全培养基配制)溶液。首先,以每孔8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后,细胞分别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为0ng/ml、40ng/ml、80ng/ml、160ng/ml和320ng/ml的完全培养基,干预24h后,MTT法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其次,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以每孔5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24 h后分别给予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0ng/ml、160 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培养基,在药物持续作用12 h、24 h、36 h、48 h时,使用酶标仪检测两组细胞在各个时间点的OD值,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最后,以每孔lx104个细胞接种于六孔板,24 h后分别给予含0 ng/ml、40 ng/ml、80 ng/ml、160 ng/ml、320 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培养基,持续作用24 h后,分别利用Western blot、Real time-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rkA、p75NTR蛋白质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标本中,32例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得肿瘤细胞,其纯度为(95.45%±0.02),1例囊性变标本和2例标本污染而未获得细胞。在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多呈双极梭形或三极。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增加,实验组细胞OD值均有增加,且当浓度达到160ng/ml时,细胞增殖效应最显著(P<0.001);当选取160 ng/ml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干预条件时,实验组细胞在每个时间点的生长均优于对照组细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 h(P<0.05)、24 h(P<0.001)、36 h(P<0.01)、48 h(P<0.01));当使用不同浓度鼠神经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且时间持续24 h时,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当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在0~80ng/ml时,肿瘤细胞中TrkA蛋白质及其mRNA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浓度达到160ng/ml时,,与对照组相比,TrkA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p75NTR蛋白质及其mRNA表达水平则未受到鼠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原代培养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并使用临床常用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干预,得出以下结论:1.椎管内神经鞘瘤能够同时表达TrkA受体和p75NTR;2.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够促进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的生长;3.mNGF可能通过激活NGF-TrkA信号通路促进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生长;4.在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中,p75NTR的表达并不产生诱导细胞凋亡效应,而是可能通过提高mNGF与TrkA受体的结合效率,并抑制TrkA水解而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其他文献
肢体瘫痪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大问题。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其中肢体残疾的患者约有2400万,是比例最高的残疾类型,约占残疾人总数的29%。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Lgr5及CD24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结直肠腺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杭州市中医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息肉,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患者共200例。对所有患者辨证分型后有湿热蕴肠型、脾肾阳虚型、肝郁气滞型、脾虚夹瘀型各50例。同时根据结直肠息肉病理分
MIL-101(Cr)材料是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中的一种新型的微介孔材料,由于其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优点,被吸附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关注。本
近年来,CFRP凭借其高强轻质、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电磁性等优异的性能,成为解决钢筋锈蚀问题的理想替代品,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得到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研究,并被广
植硅体碳(PhytOC)是除土壤中有机无机复合体、木炭等外的最稳定而安全的碳的形态,在土壤中可稳定的存在千年至万年,且不参与大气碳循环,是储存在土壤中的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碳汇,
自2012年股权众筹进入中国以来,在国内发展迅速。近年来,股权众筹应用在我国公司融资方面成了普遍现象。截止2015年底,我国累计上线股权众筹平台117家,覆盖25个城市。在交易
流感病毒以其持续变异能力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引发人类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感染流感病毒,或因季节性流感
中国是锑矿储存大国,也是锑的生产大国,锑矿的开采及冶炼造成矿区周边土壤严重的锑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秸秆产生,秸秆还田是一种既能处理大量秸秆、又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增产措施。适宜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后会发生快速的腐殖化过程,导致土壤有机质性质发生变化,由此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因此,本文通过加2%秸秆的土壤和不添加秸秆土壤进行室内批次培养实验(240d),探究秸秆腐殖化过程中
miRNAs是一类长约22nt的单链非编码RNAs。miRNAs虽然不能够直接编码蛋白质,但是它们能够通过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已有研究表明miRNAs广泛参与包括癌症在内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形成过程,这使得miRNAs有望成为疾病诊断标记物及治疗的靶点。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miRNAs是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
铁路信号设备主要有道岔转辙机、轨道电路和信号机三种。现行的铁路信号设备故障预警方法多为阈值法,由于铁路信号设备的工作环境复杂,阈值法容易因受到周遭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误报警或不报警。所以开发能够对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进行预警且鲁棒性更强的方法,对保障铁路交通运输安全、高效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来实现铁路信号设备的故障预警,使用神经网络来学习铁路信号设备运行电气数据中和故障相关的特征,并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