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学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见仁见智,但从制度视角研究该问题的较少,不利于全面分析研究学术不端行为。本论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研究学术不端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纯洁学术风气,推动中国学术事业健康发展。本论文首先论述了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本质、判断标准;其次,运用该判断标准对一稿多投和捏造篡改两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端”与“不端”的判断;最后,以一稿多投和捏造篡改为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成本收益分析理论研究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本论文共有三处创新:一是学术不端行为的本质,即通过夸大或歪曲学术成果骗取学术共同体的承认;二是学术不端行为的四个判断标准:主观故意、欺骗性质、违背学术道德和规范、侵犯知识产权;三是以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研究学术不端行为,角度新颖。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研究学术不端行为需要有极强的理论分析能力,由于作者自身理论分析能力有限,在此方面有待完善。总之,本论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学术不端行为,内容充实,创新成果显著,达到了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的目的,具有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