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是一门现代的商业语言,适用于当今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作为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它不单单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对增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统一化更是促进了会计的发展,提高了作为现代商业语言的会计的重要性。会计准则是一种政策,亦是一种规则,它自身具有经济后果又保留着公共产品的特征,最终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和制订。国际会计准则(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以下简称IAS),也可以翻译为国际会计标准,由1973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其进行制订,目的是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在各国之间的可比性,调和各国之间账务处理过程而制订成的会计规范。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CAS),并强调自2007年起,我国全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均按照CAS进行编制。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再次刷新了中国的会计改革成果,一方面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秩序,顺从并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还为社会公众所求的利益建起了一道围墙,使其得到了牢靠的保障。另一方面它逐步向IAS靠拢,基本上实现了与IAS在形式上的趋同。通过回顾并总结历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工作和会计改革进展,我国一直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不变的中心议题,围绕着它来开展各项会计工作。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这样可以提高我国财务报告与各国之间的可比性,增强透明度。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贸易时所耗用的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都会大幅度降低。总而言之,研究CAS与IAS二者之间的趋同效果不仅能丰硕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从正文以下分五个部分展开: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准则趋同的相关概念、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所做出的一些研究成果。第二章,国外主要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以及近期动态。这部分在回顾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这些国家留下的宝贵经验,并从中获得的一些启示。第三章,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历程和战略剖析。这部分着重概述CAS与IAS的国际趋同模式并展开战略剖析。第四章,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效果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通过研究问题引出研究假设,再通过研究假设提出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型、研究步骤和研究结论,根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政策性建议,并且对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第五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