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极高,在恶性肿瘤死亡排名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目前引起肝癌发病的因素有多种,包括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遗传因素等,导致了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抑癌基因丢失表达,最终引起肝癌的发生。HDGF是一个肝癌获得性的生长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HDGF在多种正常细胞和肿瘤存在高表达,能够促进细胞增殖、组织分化以及血管生成,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其预后相关,其中包括了肝癌。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探讨该因子在肝癌与对照肝组织中表达情况,了解其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了预后。然后再以肝癌细胞系HepG2作为模型,利用RNAi的方法探讨HDGF在肝癌发生过程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0对配对的肝癌与其癌旁组织,然后利用常规Trizol的方法提取了它们的总RNA。此外,利用同样的方法提取了HepG2细胞的总RNA。随后,将总RNA利用MMLV逆转录酶逆转录成cD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HDGF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HepG2细胞中HDGF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免疫组化检测了HDGF在肝癌(137例)与非癌组织(49例)之间的差异表达表达,并分析了该基因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在下一步实验中,利用Invitrogen公司在线网站设计了针对HDGF的特异shRNA片段,然后将其构建到pLenti6/BLOCK-iTM-DEST慢病毒表达载体上,测序确定序列是否完全正确。随后,利用LiPofectamin2000将其转染到肝癌HepG2细胞中,杀稻瘟菌素进行阳性克隆细胞筛选,14天后,在培养板中出现了单克隆细胞。随后对这些细胞扩大培养,并提取这些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HDGF的干扰效率。Western blot确证干扰后HDGF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MTT、软琼脂集落形成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HDGF干扰后细胞增殖情况;最后,Transwell和boyden小室则用于检测HDGF干扰后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的改变。结果:利用常规的Trizol方法,成功的提取了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以及HepG2细胞的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所用的肝癌组织及HepG2细胞中,HDGF的1mRNA表达量都明显高于癌旁临近非癌组织。免疫组化分析,HDGF明显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HDGF与肝癌的临床分期、N分类和T分类呈明显相关。生存分析显示,随着HDGF表达升高,患者的预后也将明显缩短。多变量分析,HDGF是一个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独立的预测因子。随后,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特异靶向HDGF的PLenti6/BLOCK-iTM-DEST-HDGF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序列分析表明完全正确。在将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到HepG2细胞中后,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siRNA-HDGF的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单克隆细胞株HepG2-shRNA3-HDGF展现了最高的HDGF mRNA表达抑制量,抑制效率为80%。Western blot表达分析显示,该株细胞的HDGF蛋白抑制率为75.3%。MTT分析发现,HepG2-shRNA3-HDGF生长曲线明显低于对照shRNA-Ctr和HepG2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体内裸鼠成瘤实验分析,HepG2-shRNA3-HDGF细胞成瘤的体积和重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细胞shRNA-Ctr (p值分别为0.022和0.001)。在体外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本研究也发现HepG2-shRNA3-HDGF迁移和侵袭能力也明显低于对照shRNA-Ctr和HepG2细胞。结论:HDGF高表达于肝癌组织和HepG2细胞。HDGF是肝癌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特异靶向HDGF的pLenti6/BLOCK-iTM-DEST-HDGF的慢病毒干扰表达载体,能有效的抑制HDGF在细胞的表达。降低的HDGF表达导致了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HDGF或许是肝癌基因治疗一个良好的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