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停煎剂对拟多动症大鼠脑组织ChAT和血浆PG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拟多动症造模大鼠使用多动停煎剂,研究其脑组织ChAT和血浆PG含量的影响以探求多动停方的疗效作用机制,进一步推测ADHD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分别称重标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6组,即A、B、C、D、E、F六组,每组10只,依次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法来复制大鼠多动模型。造模7天后,开始灌胃给药,A和B组予生理盐水,C组予利他林混悬液,D、E、F组分别给予多动停煎剂高、中、低剂量。14天后,将动物断头处死采血和分离脑组织,检测拟ADHD大鼠脑组织胆碱乙酰化酶和血浆前列腺素含量。   结果:1.大鼠脑组织ChAT的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ChAT活性低于空白组,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动停煎剂高剂量组和利他林组脑组织ChAT活性升高明显,均存在差异(P<0.05),说明治疗有效;中药中、低剂量组脑组织ChAT活性升高不明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疗效不满意。与利他林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脑组织ChA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与高剂量组比较,中、低剂量组脑组织ChAT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剂量与中低、剂量在治疗中存在量效关系。   2.血浆PG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PG含量高于空白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造模有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多动停煎剂高剂量组与利他林组血浆PG含量降低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有效;中药中、低剂量治疗组血浆PG含量降低不明显(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疗效不满意。与利他林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浆PG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与高剂量比较,中、低剂量组血浆P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剂量与中、低剂量在治疗中存在量效关系。   结论:本实验证明多动停煎剂能升高脑组织ChAT和降低血浆PG含量,提示多动停煎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与ChAT活性的升高和PG含量的降低有关,推测ChAT和PG与ADHD的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针刺治疗不同期待值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探宄期待值对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针刺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方法: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97
摘 要: 作者以××学校的高中普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出高中普通班学生存在的各种数学学习障碍后,根据学生的年级、性别差异、学习动机强弱、学习基础的好坏等情况,对高中学困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转化策略从高一的预防、高二高三的消除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中学困生 数学学习障碍 转化策略     1.问题陈述  我通过对××学校的高中普通班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归纳出了高中学困生存在的各种学习
曾几何时,学生外出上网,夜不归宿,课堂上呼呼大睡的事情困扰了许多班主任。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手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并且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一些学生从原来的夜不归宿变成人在宿舍,却不睡觉,利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看小说。许多班主任深有感触:现在学生表面上是好管理了,实际上是比以前更难管了,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暴露出来,一旦暴露就是大问题。课堂上也是如此,表面上,学生在听你讲解,实际上在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