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针刺治疗不同期待值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探宄期待值对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针刺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方法: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973门诊和内分泌科疗区招募满足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的患者,筛选出满足本试验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依照患者针刺期待值高、低,分为高期待值组(30例)和低期待值组(30例)。在保持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两组予以相同方法针刺治疗,1疗程(4周)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观察。分别监测全部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胃轻瘫基本症状指数(GCSI量表)、胃排空率、相关体格检查指数改善情况,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临床研究发现,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高期待值组和低期待值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4周,两组患者的胃排空率、胃轻瘫基本症状指数(GCSI量表)治疗前后对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期待值组治疗改善情况略优于低期待值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高期待值组和低期待值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 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效,针刺可明显改善胃轻瘫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胃排空率,缩短胃排空时间。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高期待值在胃轻瘫患者症状改善、胃排空率、胃排空时间上的治疗效果均略优于低期待值,但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期待值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针刺疗效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