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高中课程。然而由于函数具有高度抽象性与复杂性,致使函数教学现状不是很乐观。此外,函数在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思想方法、信息技术以及解题技巧方面。大多比较注重解题而忽视了概念形成、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研究。所以本研究选择高中函数的概念进行教学研究。本研究以数学概念教与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函数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对现状出现的原因做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函数概念教学设计做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施,以检验教学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指导函数概念教学的理论做分析,主要分析了两方面内容:(1)函数概念教与学的理论分析,为后文提供理论依据。(2)对函数内容进行分析,为教学设计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其次,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收集到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高中函数概念教学存在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方面剖析透彻;概念应用方面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笔者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概念引入方面忽视概念形成过程;(2)沿用教材三个例子解释函数变量对应关系,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3)概念系统化过程没有得到体现。出现以上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以高考为中心,导致教师自动屏蔽不考内容;新课标提出教学要回归教材,所以一切以教材内容为主;大部分教师误认为概念系统化过程浪费了课堂时间。再次,在理论与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对函数概念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概念引入上选择形成和同化相结合的方式,这既没有忽视概念形成过程,也不会浪费太多的课堂时间,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选择两个简单一次函数,通过列表、图像、解析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函数变量对应关系特点,这使得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上更容易理解新内容;概念系统化过程不可少,帮助学生将新概念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最后,将改进后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施,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评课、学生访谈等方式进行评价,综合结果发现: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过程清晰、理解比较透彻、应用比较灵活;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主体性体现到位,学生经过类比、思考、讨论、探究等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类比、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