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训练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巧啦啦操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主要是以难度价值取胜。从近年来国内或国际啦啦操比赛的实践来看,翻腾类难度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手翻类难度动作完成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连贯、衔接不完美、动作不细腻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技巧啦啦操进一步发展。因此弥补现存训练方法的不足之处,完善手翻类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体系,降低手翻类难度失误率是摆在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实验法,对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部分参赛队伍手翻类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比赛中手翻类难度动作完成上暴露出的问题及现有训练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科学、系统的手翻类难度的训练方法,并将总结后的训练方法应用于训练实践,检验效果,以期提高我国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完成的整体水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前三名队伍在比赛中选择手翻难度动作占总难度动作的44.44%,说明手翻类难度动作是整个翻腾类难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动作。(2) 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冠军队手翻类难度的技术动作最为规范,总扣分0.7分,而其他赛队在手翻类难度完成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难度完成不一致、腾空高度不够、完成不连贯,扣分都在1.6分以上。(3)手翻类难度的高质量完成与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冠军队在训练中采用了七种训练方法,而其他队伍中,只有50%左右的赛队采用了间歇训练法和念动训练法,没有一支队伍将变奏法引入训练。(4)除了大多数院校采用的训练方法针对性不够外,我国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中,缺失手翻类难度动作一致性、连接和与手翻类难度动作相符的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5)针对手翻类难度训练方法的缺失补充对应的训练方法,最终组成系统的训练方法体系,应用于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动作训练中实施“身体素质、动作一致性训练和动作连接”的训练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掌握难度动作有着积极良好的作用,学生手翻类难度动作整体成绩在技术评定方面普遍提高,能够提高训练效果。
其他文献
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理论的积淀与支撑,体能对于竞技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资料、观察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实
《修行道地经》是《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類中的一部佛经。《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筒稻《大正藏》)是日本大正十三年(1924)日本佛教學者高楠顺次郎、渡邊旭海、小野玄妙等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系统发育,根据断裂性质及发育规模将断裂划分为3组不同方向的断
我国古城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着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不完善、建筑自身耐火等级和耐火性能较差、监管主体和责任单位表权不明确等问题。虽然目前各古城均出台了保护条例,但条例中多
汶川地震作为中国近30年来最大的自然灾难,媒体对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报道。在汶川地震后,地震报道成为探讨中国灾难报道现状以及改进方向的重要文本。本文拟通过对穗蓉两地媒
自然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源泉,可以说对自然的模仿体现于整个人类文明史中。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人类不断加深对自身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而其中一个极为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需要教师掌握运用情境教学法所需的具体基础、应用原则、使用方法等,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训练负荷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安排训练手段、训练的负荷量及负荷强度是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基本要素。本研究旨在对我国高水平三级跳远运
本翻译项目由英译汉译文和翻译报告两部分组成。英语原文选自英国的历史学家罗伯特·哈钦森编写的历史人物传记文学作品《托马斯·克伦威尔:亨利八世最臭名昭著大臣之沉浮》
本文以南宋音乐家姜夔的音乐作品为立足点,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全面搜集他为后人留下的音乐史料及今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姜夔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进行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