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巧啦啦操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主要是以难度价值取胜。从近年来国内或国际啦啦操比赛的实践来看,翻腾类难度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手翻类难度动作完成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连贯、衔接不完美、动作不细腻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技巧啦啦操进一步发展。因此弥补现存训练方法的不足之处,完善手翻类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体系,降低手翻类难度失误率是摆在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实验法,对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部分参赛队伍手翻类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比赛中手翻类难度动作完成上暴露出的问题及现有训练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科学、系统的手翻类难度的训练方法,并将总结后的训练方法应用于训练实践,检验效果,以期提高我国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完成的整体水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前三名队伍在比赛中选择手翻难度动作占总难度动作的44.44%,说明手翻类难度动作是整个翻腾类难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动作。(2) 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冠军队手翻类难度的技术动作最为规范,总扣分0.7分,而其他赛队在手翻类难度完成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难度完成不一致、腾空高度不够、完成不连贯,扣分都在1.6分以上。(3)手翻类难度的高质量完成与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冠军队在训练中采用了七种训练方法,而其他队伍中,只有50%左右的赛队采用了间歇训练法和念动训练法,没有一支队伍将变奏法引入训练。(4)除了大多数院校采用的训练方法针对性不够外,我国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中,缺失手翻类难度动作一致性、连接和与手翻类难度动作相符的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5)针对手翻类难度训练方法的缺失补充对应的训练方法,最终组成系统的训练方法体系,应用于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技巧啦啦操手翻类难度动作训练中实施“身体素质、动作一致性训练和动作连接”的训练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掌握难度动作有着积极良好的作用,学生手翻类难度动作整体成绩在技术评定方面普遍提高,能够提高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