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及由此引起的死亡、缺血性冠脉病变、心衰等,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体力活动作为影响健康的独立因素,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外研究表明西方人群中休闲时间进行的体力活动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呈负相关,为了评估中国人群体力活动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方法: 医院内的病例对照研究,实验组为初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n=129),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心绞痛及高血压患者(n=166),在年龄上相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及修改后的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对两组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疾病个人及家族史,将每周进行的不同体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转换成代谢当量(MET)。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不同体力活动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结果: 进行家务劳动的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降低(P=0.045),调整了多项混杂因素之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为10.6-19小时/周[OR=0.44,(95%CI=0.21-0.96)P=0.038]时为保护因素,休闲性体力活动为3.6-9.75小时/周时,能够降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OR=0.36(95%CI:0.18-0.71)],此时P=0.004,交通性体力活动方面两组未见显著差异。 结论: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例如散步、打羽毛球等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保护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人们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