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征收是以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以国家、用地申请人、被征地者为主体,以被征地者所占有的土地为对象,以补偿为要件的特殊的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三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不平等的地位必将导致不平等待遇进而导致弱者的利益受损。如何在满足公益事业需要的同时,又能保护弱者的权益,便成为土地征收中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自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有关土地征收问题便成为社会公众尤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随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纷纷提出不同的观点探讨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保障农民应有的权益。笔者基于相同的目的,同被征地者做了一次近距离接触,以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农民进行了一次调查,力求发现农民在土地征收方面的真实态度和想法,进而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共大家探讨。本文着眼于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四个方面:补偿纠纷原因、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知情权、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参与权、农民所寻求解决纠纷的途径。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概述,详细介绍了本次调查的起因、目的、范围和方法。方便读者较系统清晰地了解全文写作背景及宗旨。第二部分为焦点问题数据分析。本部分集中分析了调查中搜集到的各种数据,突出了征地过程中矛盾焦点——补偿纠纷。集中反映出当前我国土地征收程序在被征地者心目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有利于土地征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部分是在对本次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客观统计、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提出了建议。一、对安置补偿纠纷合理解决的建议,包括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分配补偿费用和扩大补偿范围;二、保障农民参与权和知情权的建议;三、建立有效的救济渠道的建议。本次调查旨在表达出农民心目中的真实想法,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相关制度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