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能被人类心理感知到的自然形态,用以描述人类通过感官接触到某种视觉形象或行为动作后所激发的可爱、乖巧、温情、温馨、愉悦、呆傻、憨态、无害等具有安全感的复杂情绪,这种由自然形态激发出心理感应的现象即可称为“萌”。这种自然形态传递出的情感信息与动漫艺术有较高的吻合度,因此“萌”在动漫领域得到了发酵。2003年之后,日本动漫领域开始用“萌え”来称呼这一现象,“萌え”一词自2005年后成为网络流行语并一直流行至现在,在传播至中国后简化为单独的“萌”字,在英文中常用“Moe”来表达。年轻人对“萌”的喜爱和推广逐渐形成为一种被广泛传播的亚文化现象,动漫是“萌”滋生的土壤也是“萌”传播的良好载体,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和网络文化的传播下,“萌”元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地方,催生出萌文化、萌产品、萌经济等多种社会现象。在动漫周边产品设计中,“萌”元素的使用让动漫周边产品打破自身局限性,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吸引力,并能够拓展动漫的影响范围和消费人群,这类萌系产品的销售热度给动漫周边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形式与创作思路。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来探寻“萌”的起源和发展,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深究其文化内涵;通过综合分析、举例对比等方法来概括总结“萌”元素在动漫周边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设计形式、具象化呈现方式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并研究分析“萌”系产品的商业化道路和市场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