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体育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种类之一,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世纪之交,中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调整,高等体育院校因其特殊性,仍然保持了独立的建制。这既是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学的具体体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必须重视办学特性和模式问题的研究。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是其办学中最基本、最根本的问题。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一种新的视角进行研究,以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为主线,围绕学术性与竞技性的统一,构建教学、训练、科研结合(简称“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展开讨论。研究中紧扣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主题,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国内与国外的结合,系统整理与探讨问题并重,理论阐述与实事叙述同笔。办学特性反映学校的性质和属性,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古今中外大学发展的基本事实说明,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推动大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逻辑力量,是学校定位和发展的基本依据。竞技性是体育(sport)的基本属性,竞技一直是体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竞技性反映了体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成为现代体育的核心表现。学术性与竞技性的统一,是高等体育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这对范畴中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转化。高等体育院校没有学术性,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也就没有作为高等学校存在的依据。高等体育院校没有竞技性,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大学,也就没有作为“体育”的高等学校存在的必要。解决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辩证统一,就把握了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办学模式是办学特性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直接反映在办学模式上就是教学、训练、科研结合。教学和科研是学术性的具体体现,训练则是竞技性的具体反映。教学、训练、科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既反映了学术性与竞技性的统一的办学特性,又成为高等体育院校区别于其它大学的显著标志和比较优势。教学、训练、科研三者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在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中,三者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完成其任务时采用的方法就有所不同,适应的对象和程度有所侧重。办学模式着眼于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个整体,充分反映了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融合。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和奉献精神的重视,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志愿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文章针对当前志愿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论解读深度不足、价值宣传广度不够、活动形式吸引力不大等问题,提出从专题教育、文化环境、活动载体、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帮助大学
摘 要: 科尔施作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国际的破产和列宁主义的胜利后,在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相互碰撞的混乱局面中,敏锐地捕捉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性丧失这一理论危机,提出了要用“哲学转折”来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哲学之路,通过正确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从根本上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性,重建总体性原则,进而来引导革命走向成功。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不
科研院所是人才聚集的高地,随着"90后"逐渐进入职场,他们在知识型员工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如何充分发挥"90后"知识型员工的才智为单位服务,成为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急需
张元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1963年10月生于江苏,祖籍南京,自幼学习绘画。1989年北京电影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个人集资独立制片,开创中国独立电影先河。主要导演作品:《妈妈
文章透过当前基层检验科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典型调查的方法选取福建省山区九县市基层防疫站为调查对象。以此“折射”出基层防疫机构检验工作的共性问题,剖析其存在的
数月前,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沙漠高原上的监狱服刑。经过多年抗争出狱后,他在今年出版了本书,以亲历者的身份描述了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美国域外
合宪性审查已成为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在当下中国,合宪性审查的意义在于妥善协调立法与改革的关系,通过及时的法律修改使立法符合改革需要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全氟辛基磺酰季碘化物FC-134作为碳纳米管的复合分散剂,制备了壳聚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FC/GCE)。研究了环境激素双酚A在pH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