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古代治头痛方中用药特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十一册中的“主治病症索引”进行检索,搜集内科病症中“头痛”、“头风”、“偏头痛”条目下的方剂,共检索到有效方剂354首,241种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统计古代治头痛方一般资料特征,包括剂型,朝代分布情况等,然后分析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剂量等方面,同时对常用药物进行分析,总结古代治头痛方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古代治头痛方剂型以散、汤、丸剂为主;所选方剂以宋、明、清代为主;用药以植物药为主,川芎出现频次最高;四气五味统计结果显示,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寒性药物次之,注重辛苦甘药物的配伍应用;药物归经以归脾、肺、肝、心、胃、肾经居多;按药物功效分类统计,解表药使用最多,其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息风药、祛风湿药、理气药、温里药和利水渗湿药,这十类药物出现频率占总比例的91.5%。结论:本次研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川芎,川芎为治头痛之首药。茶的配伍应用是古代治头痛方用药的一大特色,宋、明两代用茶入药最多。古代治头痛方用药另一大特色是酒的配伍应用。本次研究中出现酒的方剂占总方剂数量的23.2%,或用酒炮制药物,或用酒煎药,或以酒送服中药。酒性辛温,可温通经隧,引导药势,引入至高颠顶。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除石膏、生姜外均为川芎茶调散的药物,川芎茶调散不拘泥于外感风寒头痛,还广泛用于其他多种内伤头痛。用药性味以寒温、辛苦甘药为主,注重辛、苦、甘配伍,辛温开达气机,苦寒降泄邪气,甘温补益中气,使清气升而浊气降,气机升降正常则头痛自愈。尊《内经》理论,提倡顾护胃气为本,本次研究出现的药物归脾胃经的最多,其次为肺、肝、等经。重视风药的配伍应用。使用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祛痰药的同时加入少量风药,可起到升提、升脾阳、止痛、疏肝、引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