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楚国器物中的纹样作为研究对象,以搜集、整理的各类图谱为基础,将其放入新石器时期以来形成的纹样史的背景下,以设计学的角度论述了东周时期楚国各类纹样的造型特色、演变过程,立足于楚国的文化背景,注重考古实物与文献,还原了各类纹样的象征意义,分析了每一类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装饰特征及视觉效果,以及纹样中设计思想及美学意义,还探讨了楚国纹样与秦汉时期、一些南方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纹样之间的关系,以及楚国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全文由引言、五个章节和结语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缘起、目的、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回顾了前人针对楚国纹样所作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第一章先对楚国纹样的研究范围在时间、空间上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了影响楚国纹样发展的若干因素,包括楚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文化传统、政治、科学技术、经济等。第二章主要就楚国纹样的类别及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按照类型学对纹样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天体星像纹系列、动物纹系列、植物纹系列、自然物象纹系列、几何纹系列、人物纹系列六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又细分为若干个小类,如天体星像纹分为“北极星像纹”、“天极纹”、太阳纹、云雷纹,动物纹分为凤纹、龙纹、写实动物纹、其它动物纹,分别分析了每一类纹样的造型、发展脉络、象征意义等;其次,论述了楚国纹样的构成要素,包括纹样的题材、造型、色彩、材料等,分析了各个要素在纹样中产生的作用。第三章主要针对每一类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表现形式、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论述了纹样在器物中的作用,分为实用功能和精神作用两种;其次,论述了纹样在青铜器、漆器、玉器、陶器、玻璃器等器物中的表现形式;再次,分析了每一类器物中纹样的布局形式、发展脉络、艺术特征、象征意义等;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了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装饰法则,即彰显器物功能的装饰法则、程式化的装饰法则、因地制宜的装饰法则、追求秩序感的装饰法则。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楚国纹样中的美学意义和设计思想,首先,概括了楚国纹样中存在的设计思想,即制器尚象、敬神祀鬼、喜动恶静、好丽喜繁、并蓄兼收的设计思想;其次,从现代视觉思维的角度,分析了其中视觉思维的类型,立足于楚国纹样的文化内涵,论述了其中的美学意义。第五章论述了楚国纹样对后世的影响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首先,理顺了楚国纹样与秦汉时期纹样之间的传承关系;其次,分析了故楚之地及周边地区一些当代少数民族所用纹样中的楚文化因子,论述了二者之间的一些关系;最后,分析了楚国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一些存在形式,以及楚国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启示。研究表明:楚国纹样中延续、发展了商、西周以来统治阶级所用的大部分题材,其中始终体现了楚人对天文历法的崇敬之情,形成了以表现东皇太一(即北极星)为首的纹样群,楚人在纹样的造型、组合方式、表现技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其中融入了南方民族的审美情趣,纹样中出现了大量使用镂刻、圆浮雕的表现技法,形成了以漆木座屏、虎座凤架鼓、镇墓兽、神人操两龙玉佩等极富地域特色的器物,从而在东周列国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