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光通信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光通信是一种新型通信方式,结合了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点:不但具备光载波的带宽容量,又兼具射频通信的灵活性。没有射频辐射,不需敷设光纤。可作为当下5G和6G通信的频谱资源补充以缓解不断加剧的频谱资源紧张问题。此外,无线光通信可满足特种通信需求应用于特殊场合。所以,对无线光通信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无线光通信研究处于发展阶段,尚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任务为依托,对无线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展开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主要创新工作如下:第一,探索了以紫外光作为新波段的深空无线光通信方式,建立了一种天基紫外光通信的信道模型,理论分析得出宇宙环境中Kbps量级百公里紫外光通信具有可行性,并给出了保持通信链路有效性的建议。第二,建立了一种考虑多径效应的地面紫外光通信的信道模型,分析了不同天气状况下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推算了典型收发仰角情况下速率为10Kbps的最远通信距离,并结合实验进行了验证。第三,针对无线光通信易受杂散光影响而多层薄膜滤波片效果不好的问题,兼顾无线光通信系统的体积小、功耗低和性能高等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结构的高品质因子(Q值)滤波器。以红外波段无线光通信为例,仿真分析得出了结构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并反馈优化了谐振腔结构参数以提高Q值:单微环耦合双波导谐振腔结构在耦合距离为100nm时实现趋近于临界耦合状态;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结构的两环周长比为2时产生谐振分离特性;并联双微环谐振腔结构在两环均处于欠耦合状态且两环之间存在微小失谐情况下可实现耦合谐振诱导透明效应(CRIT),以及该结构的两环中心距离、耦合距离和波导材料折射率变化对CRIT谐振峰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初步测试了谐振腔滤波器的可调谐、高Q值等特性。第四,设计了一种面向无线光通信应用的蓝光有机化合物LED(蓝光OLED)新型光源,实验结果表明,该光源的化合物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95℃和145℃,启亮电压为3.5V,最大电流效率为6.51cd A-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3.85%,最大亮度为14362cd m-2。与传统光源相比,该光源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特性,在高亮度下表现出低轨降,可提供良好的能量传递和稳定的发光性能。
其他文献
课堂要减负增效,其重要路径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力。“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提问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处理学生的答问?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基础,将学生的课堂负担减下来。
近年来,由IP改编的网络电影已成为国内电影市场司空见惯的热点话题,在这其中,"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最成功、最具代表性。这一方面与"陈翔六点半"自身长期精耕细作的品牌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其跨媒介运营的营销模式密切相关。本文从跨媒介角度出发,分析"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的营销策略,结合各大平台的宣传数据阐述其营销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助力国内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报纸
应急管理部依托中国安能集团打造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力量体系。2019年9月27日,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在中国安能集团总部挂牌成立。2020年8至9月,自然灾害工程救援常州、贵阳、唐山、成都、厦门、武汉等基地相继挂牌。基地作为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力量模块,融入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驻地应急管理体系总体布局,围绕"重大自然灾害工程救援综合保障平台、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中心、应急救援人才培训基地、
期刊
深圳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产城融合解决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冲突问题。本文阐述了“内城外产”和“内产外城”两种产城融合基本模式,分析了深圳产城融过程合中出现的产城融合微观化、城市功能高配化、城市中心密集化等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邻里中心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做好高新区新扩园区产城融合、将坂田街道划归龙华区管辖、稳妥推进工业区城市更新等对策建议。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分析造林与抚育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和现状,提出在造林工作当中要贯彻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良种壮苗管理机制,注重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提升人工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并针对抚育技术中的苗木培育、苗期管理、中龄树木抚育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确诊的122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同时选取110例正常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PCOS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胰岛素抵抗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93)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29),根据是否发生骨代谢异常分为骨代谢异常组(n=73)和非骨代谢异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