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对高氧暴露早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GSH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对高氧暴露下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а,TNF-α)、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 cysteine synthetase,γ-GCS)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hormoneGSH)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红霉素对高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方法:  (1)实验动物模型制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成年SD(Sprague-Dawley,SD)大鼠,其体重:180-220g,雌鼠与雄鼠按3:1合笼,第二天早晨取雌鼠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见精子,则记为妊娠第一天。孕鼠分笼并于孕21d(足月为22d)时行剖宫产取出早产鼠。复苏存活的早产鼠转移给近日已自然分娩的母鼠,作其代母鼠。新生早产鼠适应性生长1d,存活者随机分配,每只代母鼠带8~10只早产鼠,代母鼠每24h在高氧组和空气组之间更换一次,以避免氧中毒并排除不同组间代母鼠的影响。高氧暴露在自制氧箱(90 cm×60 cm×50 cm)内完成,氧流量2~3 L/min,用CYS-1数字式测氧仪连续监测氧浓度,使之维持在>85%。室温保持在25~26℃,每12h交替,每天开箱15min清扫,并每日更换无水氯化钙和氧化钙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保持湿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0.5%。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空气中。  (2)实验分组:生后1d的早产新生SD(Sprague Dawley,SD)共96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四组:空气暴露+生理盐水组、空气暴露+红霉素组、高氧暴露+生理盐水组、高氧暴露+红霉素组,每组8只。空气暴露组置于同一室常压空气中;高氧暴露组持续暴露于常压自制氧箱中。四组早产鼠分别于空气或高浓度氧暴露后1d、7d、14 d时,用10%乌拉坦(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每组处死早产鼠8只。操作台上固定早产鼠剖开胸腔,随后气管插管,经导管缓缓注入4%多聚甲醛至肺尖膨胀,甲醛固定15min后,结扎左支气管,取右肺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24h内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以备用。  (3)实验方法:提取的各组早产鼠肺组织标本采用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析肺组织匀浆检测TNF-α、IL-8和GSH的蛋白水平。采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γ-GCS mRNA水平的动态表达。  结果:  (1)随着高氧暴露时间延长,高氧组早产鼠与空气组同日龄的早产鼠相比较,体重显著减轻,皮肤灰暗、皱纹多,生活活力下降,呈现典型生长发育不良表现;与空气对照组比较,高氧组肺组织有明显水肿、出血和肺发育滞后的损伤改变。  (2)与空气组相比较,高氧暴露1d、7d高氧组早产鼠肺组织的TNF-α和IL-8表达显著增强,尤其TNF-α表达增强出现更早,14 d明显减弱(P<0.05)。  (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红霉素干预后1d、7d、14 d红霉素组早产鼠肺组织中的TNF-α和IL-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相对1d、7 d时14d降低程度轻。  (4)与空气暴露+生理盐水组比较,红霉素干预后1d、7d、14d红霉素组早产鼠肺组织中GSH表达均增强,与高氧暴露+生理盐水组比较,红霉素干预后1d、7d、14d红霉素组早产鼠肺组织中GSH表达显著增强(P<0.05)。高氧组大鼠肺组织GSH表达在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时间推移7d达高峰,14d回落。  (5)与空气暴露+生理盐水组相比,高氧暴露+生理盐水组1d、7d早产鼠肺组织中γ-GCS 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但14d无明显改变(P>0.05)。与高氧暴露+生理盐水组相比,高氧暴露+红霉素组红霉素干预7d、14d能明显抑制高氧暴露对肺组织中γ-GCS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P<0.05),且γ-GCS mRNA14d时表达仍显著增强(P<0.05)。  结论:  高氧暴露发诱导的炎症介质TNF-α和IL-8释放参与高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红霉素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TNF-α和IL-8释放,上调γ-GCS活性,提高GSH抗氧化,从而降低高氧肺损伤。
其他文献
很多老師在谈到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时认为教材跨度较大,针对自己的学生,我在设计教学“步子”过程中,尽量考虑能使学生有事可做,有问可答,从而使每堂数学课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每天都有进展。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中学数学重要内容之一,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工具,是几何后续学习的基础,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很多老师提到按书上一个判定一个判定讲,学生的效果还不错,最后综合起来学生却无从下手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课外小组的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得个性与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因此,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且作用也是全方位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 活动教学 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受到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教师培训和发展必须贯穿其专业生涯始终。要改变高学历就是专业化的片面认识,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教师就必须要在自身的职业岗位上执着努力。实践证明,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专家引领、课程开发和行动研究,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理论学习  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变,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
【摘 要】本文给出了求解矩阵方程AX=B,XA=B以及AXB=C的初等变换法.  【关键词】初等变换 初等矩阵 单位矩阵 矩阵方程  1.引言  矩阵方程是指含有未知矩阵的矩阵等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典型矩阵方程,即AX=B、XA=B和AXB=C的求解.当矩阵A,B可逆时,一般上述三种矩阵的计算结果是:X=A-1B、X=BA-1和X=A-1CB-1.也就是要计算矩阵方程需要先求相应的逆矩阵,然后再
【摘要】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也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有效操作 思维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以兴趣为桥梁,是创新教育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下面
【摘要】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它可以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力量。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说明兴趣是每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学习 兴趣 数学课堂 教学  陶行知先生有过这样一句话: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这里的“兴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变得更加的重要。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現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 D3(1,25-dihydroxyvitamin D3)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1,25(OH)2D3对 HepG2细胞生物学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1)MTT法检
【摘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就要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个性发展 新课标 学生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