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格标记理论看《无风之树》英译本中原作风格的再现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101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多年来始终是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翻译难点。小说《无风之树》是中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李锐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李锐将中国传统小说的写实手法与以福克纳为代表的意识流思想相结合,并融入自己倡导的"语言自觉性",使得该书叙事方式奇特,语言特色鲜明。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因此得到凸显。该书一经发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曾先后被翻译为法文、瑞典文以及英文。其中英译本由美国翻译家陶忘机翻译。国内针对《无风之树》的研究多囿于文学评鉴,对其英译本的研究比较欠缺。陶忘机在翻译该小说时语言地道,自然流畅,注重从多方面再现原著创作风格。因此,考察该英译本对原文风格的再现具有现实意义。刘宓庆教授提出的风格标记理论提供了一整套针对文学作品的风格进行系统识别和分析的理论体系,全方位地剖析文学翻译中原作语言风格的传译问题,并总结出了针对风格的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利用风格标记理论对原文和翻译文本进行平行文本分析,能够全面而客观地对译本在风格翻译方面的得失做出合理的评价。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基于原作风格特点和译者陶忘机的翻译思想,利用风格标记理论对李锐小说《无风之树》及其英译本进行风格分析,析出原文的风格,考察其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归纳出陶忘机传译原文风格的对策,并对译文做出评价。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点发现:第一,陶忘机在翻译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于原文风格的传译,采用了多种对应、重构和淡化等对策,从语言、叙事及作品主题思想三个层次,力图最大程度实现对原文风格的再现。其中,对应和淡化的方法使用最多。陶忘机译本在对原文文本的音韵效果、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叙事方式等突出的文本特征等的方面还原度很高。第二,根据风格标记理论中的翻译评价标准,陶忘机的《无风之树》英译本,虽然在细节处理上存在不足之处,但总体讲,不仅合理再现了原文风格,又不失译者自身翻译的风格,属于有文学性(即有风格标记)的译文。其风格传译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英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一、教学思路水平二的学生曾经学习过短跳绳,对跳绳节奏有一定的掌握。本节课重点进行摇绳、进绳、出绳及站位的教学。通过站西瓜确定摇绳学生的位置,画西瓜确定摇绳学生的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我国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也能够实现相对智能和较远距离遥控操作和检测管理等基本技术.另外,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
目的总结并归纳慕课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名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人。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为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100例,选取时间2015~2017年,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以
语调的习得是学习第二语言发音过程中的难点,并且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测量及分析了不同母语背景的英语学习者所产出的语调中的调域及基频下倾模式。现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