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糖脂高产菌的诱变育种及内酯型槐糖脂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原性细菌和真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一直困扰人类健康,可导致各类炎症、感染等疾病。目前,对常见致病菌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会存在副作用及耐药性等问题。天然产物槐糖脂(Sophorolipids,SLs)因其出色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一般来讲,槐糖脂可大致分为两类,即酸型槐糖脂(Acidic Sophorolipid,ASL)和内酯型槐糖脂(Lactonic Sophorolipid,LSL)。其中,内酯型槐糖脂因其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引起诸多学者的研究。但由于槐糖脂由微生物发酵而来,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诸多关于槐糖脂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大气和室温等离子体(ARTP)是一种紧凑而强大的物理微生物诱变工具,可用于多种微生物的突变繁殖。通过改变离子体剂量或处理时间,可以获得在DNA和寡核苷酸中具有多种随机断裂的突变菌株。因此,本研究首先探索和考察了利用ARTP获得高产槐糖脂菌株的可能性和实际意义,随后提取混合产物中的内酯型槐糖脂,考察了内酯型槐糖脂对常见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常见病原性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马拉色菌(Malassezia)的抑制效果,接着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考察了内酯型槐糖脂对它们的抑菌机理。通过上述研究,探索槐糖脂投入工业生产并作为常见病原菌抑制剂的潜力,开拓其应用范围。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ARTP对槐糖脂产生菌:球拟假丝酵母(Starmerella bombicola CGMCC 1576)的诱变。利用该诱变方式,构建了由106个突变体组成的突变体库,筛选出高槐糖脂产量的稳定突变体。传代培养5代后,分别有8、7和4个突变体可以提高30%以上内酯型槐糖脂,酸型槐糖脂和总槐糖脂产量。其中,对A6-9和A2-8突变体进行了分批补料培养,A6-9产生的内酯型槐糖脂和A2-8产生的酸型槐糖脂分别比野生菌株高74.3%和52.8%;另外,A2-8的总槐糖脂产量比原始菌株高34.17%。此外,对来自野生和突变菌株的槐糖脂的表面活性和HLB进行测定,发现从不同菌株获得的槐糖脂具有不同的特性。2.内酯型槐糖脂对病原性细菌的抑制效果考察。结果显示:内酯型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存在抑制作用,但对大肠杆菌、乳杆菌没有抑制作用,说明内酯型槐糖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没有绝对的偏好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灭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0.05g/L、0.20g/L;4.00g/L、6.00g/L。3.内酯型槐糖脂对病原性细菌的抑制机制考察。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内酯型槐糖脂使得细菌细胞表面形成褶皱,凹陷,细胞壁破裂,细胞形态不完整;细胞膜渗透性分析、胞内ATP及胞外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变化说明在内酯型槐糖脂处理下,细菌的细胞膜渗透性增强,内容物外泄,胞内大分子物质流失;从而得出结论:内酯型槐糖脂破坏了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进而抑制菌体生长。另外发现,在MIC浓度处理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内容物的流失率明显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因此大胆推测LSL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菌。4.内酯型槐糖脂对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考察。结果显示:内酯型槐糖脂对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存在抑制作用,但对马拉色菌没有抑制作用。其对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和最小杀灭浓度(Minimum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分别为6.00g/L、18.00g/L;10.00g/L、17.00g/L;8.00g/L、18.00g/L。5.内酯型槐糖脂对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机制考察。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内酯型槐糖脂能使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形成褶皱,塌缩,细胞壁被破坏,细胞不完整;细胞膜渗透性分析、胞内ATP及胞外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变化说明内酯型槐糖脂使得白色念珠菌细胞膜渗透性增强,内容物流失到胞外;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内酯型槐糖脂处理下,红色毛癣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菌丝形态变化明显,菌丝内部内容物流失,细胞壁不连续或破损;电导率、麦角甾醇含量变化说明红色毛癣菌细胞膜的合成被干扰,膜功能异常,从而生长被抑制。从而得出结论:内酯型槐糖脂破坏了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进而发挥抑菌作用。但同在MIC浓度下,LSL对酵母类真菌的破坏强于癣类真菌,酵母类真菌的内容物流出率更高。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由两部分组成:金属阳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因此灵活的组合方式让MOF成为纳米材料界的“常青树”。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作为典型的MOF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物化性能,例如极高的孔隙率和内部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在吸附、气体分离、储能材料、催化等多领域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ZIF-67和ZIF-8两种材料入手,通过过渡金属掺杂和煅烧处理,合
构建隔离结构的填料网络是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呈三维(3D)网络状分布,降低填料的渗流阈值。传统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基体的隔离结构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为防止填料向聚合物基体内部迁移,通常需严苛地控制加工条件,造成制备工艺复杂,性能稳定性差等缺点;同时填料限制界面处聚合物分子链扩散与缠结,极大损害界面的融合与连接,导致材料的力学强度较弱。因此,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是制备高性能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城市内形成大量的黑臭水体,黑臭水体现象不仅使水体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破坏城市景观,还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及居民的健康。目前,针对黑臭水体有多种治理技术,但皆为小规模示范,难以达到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同步去除黑臭水体中多种污染物的磁絮凝-吸附试剂及联用方法,优化了磁絮凝-吸附技术对黑臭水体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实际黑臭水体中的应用
聚多巴胺(PDA)是一个可以对几乎所有化学材料进行表面功能化的聚合物,独特的表面修饰功能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优异的壳层材料。同时,除了极强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还原活性,PDA还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OH,-NH2),因而其在物质矿化、医药生物、纳米材料功能化、生物传感器、污染物降解等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磁性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该类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磁学效应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无机盐类微量元素容易受到p H值、磷酸根等因素的拮抗影响,会降低其有效性,而螯合态微量元素则不受此影响。目前常用的螯合态微量元素主要包括氨基酸类、EDTA类,但是它们仍然有不足之处,例如价格昂贵、引起环境问题,不适合在肥料领域推广。而柠檬酸是一种廉价且环境友好的有机酸,能够做为螯合剂和微量元素螯合。因此本文选择柠檬酸与微量元素螯合制备柠檬酸螯合态微量元素。以
热轧U型钢板桩可通过锁口连接形成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水中围堰和基础防渗等临时工程。相邻钢板桩的锁口连接并非绝对完全,其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以及端部锁口焊接的提高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对工程应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共设置了4组试件进行静载试验,2组为单根热轧U型钢板桩;2组为热轧组合U型钢板桩试件,其中组合试件1仅由锁口连接,组合试件2还在端部锁口施加焊缝。考虑到钢板桩可循环使用,试件选用经若
已知烯烃聚合中的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中的金属之间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对配合物的催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采用不同的配体结构,控制两个钒原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允许研究双金属之间的临近效应。我们成功合成了两类不同的双核钒配合物。一种是双核钒的二氯化物(B1-B5),通过不同骨架结构的双酚类试剂经过锂化后与已有的钒三氯化物按照精确投料比进行反应,得到双核钒的二氯化物。以上述双核配合物为催化剂前体,
含氢硅油广泛应用于硅橡胶、LED封装、疏水材料等的制备,但其耐热性有限,应用领域受到限制,本文合成了两种耐热含硼含氢硅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基硼酸(MBA)、甲基二氯硅烷(MDC)、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为原料合成含硼含氢硅油(BHSO-M),研究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物耐热性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MBA与MDC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7 h;
固态光二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的规整度要求较高,目前可实现固态光二聚反应的单体种类还较少,可固态光二聚单体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核心问题。糠醛是最具价值的可再生生物基化学材料之一,随着世界对可再生生物质材料的研究关注,由糠醛制备呋喃基材料就显示出较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光聚合制备含呋喃环的聚酯化合物的报道较少。以糠醛为原料合成双官能度的一缩二乙二醇二呋喃丙烯酸酯,当单体摩尔比为2.3:1,反应温度100℃,反
螺旋结构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二级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受生物螺旋结构的启发,化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螺旋小分子,低聚物,以及超分子螺旋聚合物。在这些合成的螺旋聚合物中,聚异腈以其独特的刚性螺旋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氧烷作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法合成了POSS-NH2。接着与3-羧基丙酸丙炔酯反应,在POSS中引入炔基。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