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空间·自然场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学校园的建设得到了巨大发展,校园扩建,大学城理念的提出与实施都取得了空前成就。但是,当人们欣慰于这样的发展时,一种困惑与迷惘感却又普遍存在,物质的繁荣和喧嚣常常无法掩饰文化的贫乏和精神的空虚。作为大学校园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脉,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核都在逐渐消失和淡化。具体体现在对于校园环境设计的精神文化忽视以及认识层次上的偏颇,甚至还出现了完全无视校园建设的精神文化氛围,仅仅以规模扩大为前提的盲目建设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对校园环境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更没有从维护校园精神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大学校园环境的文脉延承设计。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关于校园中最根本的问题,即关于“人”的问题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决,有些还变得更加突出、尖锐,甚至一些原来不曾出现的矛盾也成了问题,于是,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校园是什么?校园环境是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无疑,这是关于校园的最基本的问题,恰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顺理成章,才很少被人们所重视,更很少被认真思考,但实际上,这又是真正具有深层思考价值的研究性问题。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校园,更是一个师生乃至社会共有的精神家园。当代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方法延承西方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处理三个方面。但是这三方面的独立相加,并不能代表人生存与生活场所的全部内容。人活动的整体环境品质并没有因为这三方面而得到“关于人的”本质提高。也没有针对校园精神信仰的追求,文化的复兴以及文化的传承发扬建立适于校园教化育人特点的场所。只有对于人生存活动场所的所有内容,即整体环境的精神联系与文化设计才有可能改善人的生活精神环境品质。即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从传统人居环境角度出发,我们会欣喜的发现,中国古代从规划到建筑,甚至生活的任何角落,环境的价值和意义都深入骨髓,并深刻影响并创造着伟大的华夏文明和建筑文化。而为我们自豪的精神文化的形成体系与发扬模式,在今天似乎出现了断代式的剥离甚至消逝。在今天的中国校园环境设计中,如何传承精神文化,如何教化育人,显然需要从先辈的身上获得点什么。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的方法以及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大致介绍传统人居环境基本情况,当代校园环境设计的一般状态,以及我国当代校园环境与传统人居环境的异同比较。第三章——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育人观初探。环境是什么,人居环境又是什么,从传统人居环境精神文化传达角度出发,深刻挖掘古代城市与建筑营建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表达原理,以及传统人居环境人文特质的层级,为揭示人杰地灵的古代文化环境成果建立依据。第四章——我国当代校园建设典型问题分析。当代校园建设的本体精神信仰缺失,校园建设的文化缺失,校园环境精神教化的育人功能缺失,以及环境营造中文化传达和教化育人手段的匮乏,成为了当代校园建设函待解决的典型问题。第五章——传统人居环境育人观在当代校园环境建设中的实践途径。从环境营造的具体设计手法出发,研究传统人居环境下的环境塑造理念与方法在今天校园环境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借鉴与应用,深刻提炼文化场所的精神,以及人文的形成原理与方法。第六章——结语
其他文献
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设计规模均为2.0万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三期扩建工程规模为2.0万m^3/d,在用地有限的
构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可跨校共享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科研人才以及实验平台,从而根据需要可实现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目前虚拟团队这种组织模式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并没有系统地
语言学家斯万的"语言输出假说"认为,完整的语言习得不仅要有"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还要有"可理解的语言输出"。语言输出的过程伴随着注意功能、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功能的发生,意
谈到文学翻译,方言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就难上加难了。本文将以《卖花女》为例,将关联理论应用到英语方言的汉译研究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相关联。“灌输论”的思想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史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博士生教育经历了萌芽与中断阶段、真正起步阶段、飞速发展阶段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博士生经济待遇最优厚的时期,但随着经
原矿品位波动对选矿厂的生产影响较大,可能导致选矿过程和生产指标异常。车河选矿厂对此采取了相关技术措施,通过建多个矿仓配矿、采用可变流程、及时调整设备参数、采用高效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学分制的逐步实施,作为学生班级学习和开展活动的传统的基层单位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学生社区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最基本并且相
<正>6月18日星期三6月18日下午,当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班机平稳地降落在维也纳国际机场跑道上时,我期待已久的20 14音乐之旅的序幕正式揭开。早在去年圣诞节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传统东方服装宽松的平面构成与西方贴体合身的立体构成两大服饰体系,具有各自传统的文化思想基础.20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与深入,多元融合成为世界服装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