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盈余管理是我国资本市场上难以根除的顽疾,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决策,损害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了社会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引发盈余管理的原因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权力缺乏有力的制衡机制。为此,引入机构投资者以制衡大股东的权力,减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成为市场监管者的一种制度选择。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研究在对盈余管理概念、分类、动因研究的基础上,还分别研究了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但还没有研究过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文从股权集中度和产权性质两个角度描述了股权结构,将盈余管理分为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研究了股权结构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选取了2014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12869个观察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分散时,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较高,随着股权趋于集中,达到相对集中时,两种盈余管理才能得以抑制,股权集中时,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又会提高;(2)非国有公司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国有公司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真实盈余管理;(3)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4)机构投资者持股能促进股权集中度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并且这种关系在国有公司里更显著。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同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改善股权结构并且促进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治理效应的发挥;本文分别研究了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按不同的产权性质分组进行了回归,股权结构包含了股权集中度和产权性质两个方面。
其他文献
三分量反射地震的本质是三维矢量反射波场.与应力有关的岩体内部细结构是导致三维矢量反射波场的普遍原因.本文讨论三维矢量反射波场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数据处理、观测解释及介质信息提取等问题,总体格架是通过我国自主创新发展从原构造成像提升到构造-岩体内部细结构的复合成像.
采用三轴MEMS加速度计和角速率陀螺以及微型磁通门传感器,以ARM处理器为核心构建微型捷联航姿系统硬件平台,运用捷联惯性导航理论及状态扩增Kalman滤波算法,实现了载体航向、俯仰和倾斜角度的测量和误差控制。在三轴无磁转台进行了航姿角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航姿系统具有较高的角度稳定性和准确度,同时体积小、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为了改善大时滞对象的控制效果,提出一种带时滞时间辨识的神经网络逆控制系统。利用自适应线性元件与BP网络相结合,辨识对象的时滞时间及不含时滞环节的模型,再对不含时滞的模型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语文课程屡遭错误思潮的干扰,片面夸大语文德育功能,以概括和理解中心思想为解读活动的核心,拔高主旨,进行大量的道德伦理教化活动,语文课失却了
阐述了非标设备3T压力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设备采用三菱PLC及GOTl000系列触摸屏组建监控电控系统。提出了系统设计要求,着重分析了系统软、硬件设计,并给出PLC接线图和部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