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向纵深发展,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加之我国存在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以及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等特点,老龄化问题已经对我国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提出了全面的挑战。纵观全球,延迟退休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当前已积极启动关于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但大多是表现为法律位阶较低的非基本法层面,在基本法层面尚未出台有关与延迟退休有关的法律或条款。从国内外立法的一般规律看,将影响当前和未来全局的延迟退休问题以基本法的形式予以固定,必将有利于对延迟退休涉及的各方利益进行有效平衡,也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发展要求。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当前我国关于延迟退休的立法现状,以延迟退休立法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的国情并结合国外延迟退休的立法实践,对延迟退休的立法原则、立法模式、具体制度设计提出法律建议。全文共包含四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对退休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然后对我国退休的立法现状及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简要梳理,重点是对我国退休立法滞后、缺乏系统性的现状进行评价;第二章分析论证了对延迟退休进行立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延迟退休进行立法比政策更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显著;同时,将对劳动权利的保护上升到立法层面可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实现代际公平的必然要求。同时,本章还对延迟退休立法的可行性进行阐述。第三章对国外关于延迟退休的立法及经验借鉴。该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的延迟退休立法,通过分析上述各国在延迟退休立法方面的制度设计特点及实践经验,归纳出制度设计上的共同优势。第四章为关于我国延迟退休的立法构想。该章指出了延迟退休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基本立法原则的指导下审慎地选择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立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