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形式动词“进行”“加以”习得偏误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式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里一种比较特殊的动词,与其他动词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在句子中只承担语法意义而没有实际动作意义,后面跟的宾语负载着这个结构的语义信息,在一些句子中去掉形式动词也不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形式动词多用于书面语中,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往往更注重口语的表达,因而比较容易忽视形式动词的教学。形式动词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写作中容易出现偏误,留学生为避免出错也会回避使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形式动词进行类和处置类中使用频率最高、最典型的两个词“进行”和“加以”来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形式动词的特点、使用条件和功能,对西安三所学校的留学生习得形式动词的情况做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留学生对“进行”的用法与词义相对“加以”掌握得更好一些;对“进行”+正式义宾语和“进行”+持续义动词宾语这两种用法掌握的较为薄弱;在“加以”后不能跟补语这一方面出现的偏误较多。利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对留学生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习得形式动词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是形式动词的误用、替代及其宾语偏误。其偏误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母语负迁移、过度泛化、认知规律的影响、回避使用;外部因素有:课堂教学的影响、教材设置与编写不当、习得环境的影响。据此,本研究从教材、课堂教学与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留学生更好的习得形式动词,减少偏误。
其他文献
无标志被动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类被动句型,但它因句中不使用被动标记而表达被动含义、句型结构类型多样、句法成分构成复杂,已经成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以现代汉语中的无标志被动句为研究对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研究语料范围,整理收集了有关高级水平留学生无标志被动句的语料,从偏误概况和偏误分布概况两个方面对这些语料中的偏误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
“翻转课堂”是将学生与课内外不同的学习活动与学习平台联系起来的学习模式。我们可以把“翻转课堂”看作是教师的教学技术和学生学习类型相联合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学习,其主要目标是关注学习者本身。传统的汉语课堂中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项语言学习任务,但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都会提前提供给学生,以便他们能提前阅读熟悉学习任务。因此,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已经完全熟悉课程内容,并且有机会彻底参与教学
慕课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能够使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足不出户获取学习资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教育事业的冲击推动了慕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学习效果难以评估是慕课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对外汉语的慕课教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科学严格的学习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完成率,还可以优化课程的结构。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无论对于学习者还是课程设计者都是至关重要的。网络孔子学院、中国大学MO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结果补语因其用法的灵活性与复杂性一直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海内外韩国汉语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产生的偏误及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和教学建议,以期避免学习者在使用结果补语时出现更多的偏误现象,以及给海内外对外汉语教师们提供有效的对韩课堂教学参考。本文以在“HELLO TALK”APP中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121名韩国汉语学习者使用结果补
北京语言大学线上短期口语课程具有开设时间早、内容丰富、点击量高的特点,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其他高校开展线上短期口语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北京语言大学线上短期汉语口语课生词教学进行课堂观察后发现,北语线上短期口语课生词教学的优点在于:第一,多平台混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了各个平台不同的教学优势;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深入,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元化,编写针对性强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已成为汉语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国别化”汉语教材需要对各地区现有的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但目前对“国别化”教材特别是应试类汉语辅导教材的研究较少。韩国是新HSK考试用书的主要海外市场,在全球HSK考生中,韩国学习者所占比重最大,然而针对当地HSK辅导教材的研究较为匮乏,仍有亟待挖掘和拓展的空间。《新HSK一本通
“是”字句作为汉语常用句式之一,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各个群体的汉语学习者对这一句式的习得效果并不理想,在学习和使用“是”字句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大量偏误。目前学术界关于“是”字句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针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这一特定群体的“是”字句偏误及教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汉语“是”字句这一常用句式为研究内容,以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英汉
初级汉语综合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几年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及高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趋势。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最关键的是该模式可以为汉语综合课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本文首先归纳并整理出部分专家、学者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曾经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很多留学生选择来到陕西进行学习。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工作中,来华留学生的适应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就此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来自9所西安高校的60余名留学生,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分析西安方言对在西安居住留学生的语言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地域文化适应等多个角度的影响。回收问卷调查之后对其中11名留学生进行
网络覆盖面的大范围增加和移动学习工具的普及,使汉语学习APP成为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帮手。但是,由于这类汉语学习APP数量众多且质量不一,有可能导致留学生产生选择上和使用上的困难。本文通过电子问卷调查了高校留学生选择和使用汉语学习APP的基本情况以及高校国际汉语教师对这些汉语学习APP的态度。多数留学生使用汉语学习APP进行课后学习,但他们在挑选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汉语APP时会遇到困难,在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