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功能化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进程的快速推进,重金属离子废水排放引起的水污染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降解困难、毒性强等特征,极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故急需开发环保高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吸附法是一种经济有效、操作简易、后处理简单的治理技术。而吸附剂的选择是影响吸附处理效果的关键。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具有高吸附容量、良好再生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新型吸附剂,不仅可为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提供新的功能材料,而且可为生物质高值化提供新途径。本文以空心莲子草、浮萍和水葫芦为基本原料,通过交联接枝法制备了水生植物功能化吸附剂,使其具有固液分离能力强、吸附能力高、再生性好等优点。以功能化水生植物为吸附剂,去除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重点研究了水生植物功能化吸附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行为及机理,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
  1.氨基化空心莲子草吸附剂(DAP)对水中Cu(Ⅱ)的吸附行为研究。以生物质空心莲子草为基体,通过化学交联接枝法将氨基交联到其表面制成DAP吸附剂。使用SEM、FTIR、XRD和XPS表征DAP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研究了影响因素(如吸附剂剂量、初始pH值、接触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DAP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DAP的再生性能进行了评价。在对DAP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去除Cu(Ⅱ)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pH5.5,100mg/LCu(Ⅱ),温度为298K,吸附剂剂量5.0g/L的条件下,Cu(Ⅱ)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达到19.33mg/g和95.57%。(2 )吸附动力学和平衡研究表明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64)和Langmuir吸附模型(R2>0.982)符合DAP对Cu(Ⅱ)的吸附行为。(3)基于FTIR和XPS研究显示,增强Cu(Ⅱ)吸附的主要原因是氨基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DAP对Cu(Ⅱ)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化学络合吸附。(4)该吸附剂重复利用率高,吸附-解吸6次后,DAP的吸附效率只下降了27.94%。(第2章)
  2.氨基化浮萍吸附剂(DSP)对水中Ni(Ⅱ)和Pb(Ⅱ)的吸附行为研究。以生物质浮萍为基体,在环氧氯丙烷、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乙烯三胺作用下制备DSP吸附剂。通过SEM、Zeta、FTIR和XPS技术表征DSP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研究了影响因素(如吸附剂剂量、初始pH值、接触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DSP吸附Ni(Ⅱ)和Pb(Ⅱ)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DSP在污染物吸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具有典型的褶皱层次性结构、关键官能团(-OH和N-H)和高吸附能力。FTIR和XPS分析表明,-OH和N-H官能团参与了Ni(Ⅱ)和Pb(Ⅱ)的吸附。(2)在实验范围内,DSP吸附Ni(Ⅱ)和Pb(Ⅱ)的最佳pH值分别为6.5和5.5,最佳吸附剂剂量均为5.0g/L,DSP对Ni(Ⅱ)和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5.68和51.75mg/g,而SP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57和7.98mg/g。(3)采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较好,且属于高温下自发、吸热的过程。(4)用Na2EDTA作为解吸剂,经过5次吸脱附实验,DSP对Ni(Ⅱ)和Pb(Ⅱ)的吸附效率仍保持在56.47%和62.18%。(第3章)
  3.羧基化水葫芦吸附剂(CWH)对水中Cu(Ⅱ),Ni(Ⅱ)和Cr(Ⅵ)的吸附行为研究。以可再生生物质水葫芦为基体,用柠檬酸交联修饰制备CWH吸附剂。研究了影响因素(如吸附剂剂量、初始pH值、接触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CWH吸附Cu(Ⅱ),Ni(Ⅱ)和Cr(Ⅵ)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WH吸附溶液中Ni(Ⅱ),Cu(Ⅱ)和Cr(Ⅵ)的最佳pH值分别为7.5,6.0和5.0;最佳接触时间分别为300,180和120min;最佳吸附剂剂量分别为6.5,5.0和4.0g/L。(2)CWH对Ni(Ⅱ),Cu(Ⅱ)和Cr(Ⅵ)的吸附理论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9.64,77.98和96.89mg/g。热力学模型表明反应为自发吸热过程。(3)经过5次再生性能实验研究,CWH对Ni(Ⅱ),Cu(Ⅱ)和Cr(Ⅵ)的去除率仍保持在55.23%,65.63%和71.46%,表明CWH在多次循环利用后仍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4)通过SEM,FTIR和XPS研究显示,CWH表面粗糙及微孔数增加,且羧基被成功引入到材料颗粒表面。(第4章)
其他文献
摘要:情境教学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创设有趣、生动、参与性及知识性较强的教育情境指引学生思考、探究、表达、实践及创造的育人举措,该教法与学生认知能力、成长规律、发展需要相契合,可提升教育水平。如何在课上有效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略,以期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
期刊
摘要: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下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教学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以及“多元化育人”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思政元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创新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思政内容的融入并将其挖掘出来。本文就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上闪烁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意蕴深厚的国学经典。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找寻语文教学上的方法突破,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古诗词提出围绕核心素养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是学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教学不断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可极大程度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调动其热情与积极性,促使高中生能自主融入课堂,通过高效学习引导其不断探究与思考,让高中生在发散思维的同时理解好物理知识,并能做到扎实掌握与有效运用。让高中生学习质量有所保障,得以提高其各方面能力,确保物理学科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能收效显著。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融合应用 
期刊
摘要:生物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是生物教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植物栽培,通过百合种植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实践证明,这对生物教学大有裨益。  关键词:实践 创新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操作是学习生物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能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带动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的人们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传统化石能源在人们不断地开采之下日益枯竭,并且传统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新型能源来取代化石能源是一项关乎人类命运的课题。氢气(H2)被视作最有潜力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新能源,因为它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近年来,电解水制备氢气是能源的储备和应用领域里面最热门的课题,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出高效的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一种客观性,老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开展有效教学活动,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种类的教学,即要满足学生的智力、性格、兴趣与动机等方面的特性,又需要与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结合,以更好的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关键词:
期刊
聚丙烯(PP)是一种性能优良石油基工程塑料,产量巨大,但存在需消耗石油资源、难以降解、不能直接3D打印等问题。木塑复合材料(WPC)是发展迅速的可降解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具、包装、建材等行业。近年来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发展迅猛,但目前3D打印材料较少,成为了3D打印行业发展的瓶颈。开发聚丙烯基WPC、发展高附加值的FDM木塑材料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聚丙烯与木粉(WF)、木质素(L)性质差异大,WPC需对木粉、木质素进行改性,改善其相容性问题;而FDM打印材料需解决PP打印时易翘曲、打印困难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更依赖于教师学习知识、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难以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解决英语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对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尤为重要的内容。基于此,就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钛酸锂材料作为商业化的负极材料,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优势主要在于钛酸锂材料有稳定的充放电平台,因其充放电时结构变化不明显而拥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但是当作为负极材料使用时,由于电导率低限制了材料的大功率充放电性能。
  本研究工作中,采用在碳纳米管周围合成Ti-乙二醇聚合物,然后在LiOH/H2O中水解该聚合物的方法制备Li4Ti5O12(LTO)包裹的CNTs负极材料。这样合成的材料不但保留了原Li4Ti5O12材料的优越电化学特性,而且它的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性更好。材料具有更大的比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