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视角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基于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的个案调查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的环境行为博弈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青岛滨海旅游区是各项功能比较健全的休闲旅游景区,其旅游景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体系规划都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该地区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为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阻碍。本文主要是以环境社会学为出发点,以社会行动者的环境行为为视角,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并根据自身实际调查,分析青岛滨海旅游区的行动主体的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对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行社会学的阐释,以期为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从行动者的视角探讨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通过对青岛滨海旅游区的实地调查,分别对个体行动者、市场行动者、政府行动者三个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其环境行为特性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关联。另外从社会生态链的理论视角对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的互动进行分析,总结不同行动者主体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密不可分性。公共空间、个体行动者、市场行动者和政府行动者作为社会生态链中主要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行为互动促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演变、治理等过程。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行动者主体的环境行为特性和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环境行为博弈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个体行动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因素,而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由于环境行为的利益驱动性更是加剧了环境问题现状。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环境治理特征以及不同行动者主体自身的环境行为弊端都需要政府继续承担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地位,制定相应的社会规范,正确引导不同行动者主体的环境行为,构建以政府为导向的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互动网络模式,以期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建设成为休闲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其他文献
当代社会日益知识化的实践必然要求理论上做出回应。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为这种回应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结构化理论中,吉登斯出人意外地关注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并把分析这种
如何对像水利、交通等这样的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的治理,历来是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作为本文所主要关注的农田水利,不仅是农村社会一
一直以来,我国对个体环境行为的关注重点都在城市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环境治理中的环境行为长期不受重视。但近年来,伴随着农村人口密度的增加、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以及城市工业污
该文以武汉市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立足社会学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法收集资料,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1978-1992年和1993-2003年两大历史时段高校教师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