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完善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1日新《民事诉讼法》正式出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这一法律规定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设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我国公益诉讼立法的先河。然而新出台的法律规定有关民事公益诉讼的条款规定得过于简单,在司法实践中民事公益诉讼仍面临着许多尴尬的局面,为此,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工作仍需继续进行。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现状,从四个方面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进行论述:首先,笔者从对民事公益诉讼概念的界定入手,对公共利益、公益诉讼等相关概念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进行总结概括。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特征的总结,以进一步能明确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我国的民事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诉讼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这三类诉讼制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进一步明确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性质与功能。再次,对我国目前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通过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来进一步说明目前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紧迫性。最后,笔者在本篇论文的最后一章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如何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进行了论述。笔者分别从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模式、诉讼主体、受案范围与管辖法院等六个方面对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近几年,索马里海盗在亚丁湾、西印度洋海域大肆劫掠过往船舶,给全球航运业及国际贸易造成了巨大损失。私人武装保安提供护航服务作为船舶在高风险海域抵御海盗的措施之一,自21世
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我国的犯罪圈进一步扩张,这与我国刑法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紧密相关,并与当前国际上刑法立法趋势相一致,适度的犯罪圈扩张是合理
本文所要讨论中心问题是在执法权力运行过程中,当公民的合法权益直接或间接受到执法行为侵害时,公民如何对执法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保障公民监督渠道的畅通,只有畅通监督渠道才能保证公民的监督权得到充分地行使。权力监督机制的建设是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方面,而公民监督渠道的畅通又成为权力监督中一个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有效预防执法权力的腐败、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廉
我国专利制度建立只有20多年,但专利法已经经历了三次修改,吸收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经验,发展非常之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完善。专利权人以公开技术内容来换取保护,其权益自然应
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中信用评级的问题不断暴露,因此各国信用评级监管模式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本文对目前欧债危机背景下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产生的影响
本文通过构建“直接-间接双重效应”理论模型,解读经济社会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的潜在机制和作用路径,并利用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数据予以检验。结果
本文在回顾我国社保基金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收集分析全国社保基金运营的相关数据和案例,导入社保基金的绩效评估和风险控制理念,同时分析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社保基金运营制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