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证素及IVF-ET结合分阶段针刺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孕症患者证素分布特点,以及行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embryotransfer,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期间结合针刺干预各时段证素的变化,为不孕症患者针刺对IVF-ET的协同作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研究23例不孕症患者的证素特点及行IVF-ET治疗期间不同阶段的病位、病性特征。根据证素辨证的结果,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将其分为胚胎植入前期、胚胎植入期及胚胎植入后期三阶段,分别采用疏肝松解、补益固涩、安胎养胎等方法,在胚胎植入前期,选用内关、太冲疏肝,归来、子宫松解;胚胎植入期,足三里、三阴交补益,关元、志室固涩;胚胎植入后期,公孙安胎,足三里养胎;同时依据证素兼杂情况增加相应穴位进行针刺干预,观察针刺后的妊娠结局及针刺干预前后患者证素积分改变情况。  结果:  1.IVF-ET治疗前,23例不孕症患者涉及的证素有24个,其中显证有18个,其分别为气滞、肝、肾、胞宫、阳虚、气虚、血瘀、脾、湿、痰、阴虚、血虚、寒、经络、热、心、胃、阳亢。其中,病位证素以肝、脾、肾、胞宫比例较高(70.0%),病性证素以气滞、血瘀、痰、湿、阳虚、气虚占的比例较高(89.6%)。  2.根据证素辨证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23例不孕症患者证型大体以肝郁气滞证、脾虚痰湿证、肾阳虚证、瘀阻胞宫证为主,占94%。可见不孕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兼夹证素。  3.胚胎植入前期病位证素以肝、脾、肾、胞宫,病性以气滞、湿、痰、血瘀、阳虚、气虚为主,治疗后证素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胍胎植入期,病位证素以肝、肾、胞宫、脾为主,痫性证素气滞、气虚、血瘀为主,治疗后证素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胍胎植入后期,病位证素以肾、心、胞宫为主,病性以气虚、气滞为主,治疗后,胞宫的证素积分改变有差异p<0.05;病性气滞、气虚、血瘀等证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虚证素变化有差异(p<0.05)。  4.23例患者中,移殖后的第14-16目的验孕测试中呈现阳性结果(妊娠组)的共有11人,妊娠率为47.8%。验孕测试中呈现阴性结果(非妊娠组)的共有12人(52.2%)。  结论:  1.不孕症患者的证素特征以肝、肾、胞宫以及气滞、阳虚、血瘀、气虚为主,临床以兼杂为多,证素辨证法能较好地处理证的相兼错杂问题,克服传统辨证分型的某些不足。  2.依据证素结果分时段选穴针刺,可以改善不孕症患者的不同阶段的证素积分。  3.与既往报道的IVF-ET妊娠结局(成功率30%-40%)相比针刺辅助IVF-ET的分期治疗,有望提高妊娠率。IVF分时段配合针刺治疗,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能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风景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需要历史建筑自身得到合理的保护,又要考虑所处景区的整体环境,带动景区的发展。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平衡历
在进行一门学科的研究之前,首先要查询文献资料,弄清楚该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尚无人对2000多年来的中国设计学文献资料进行目录编纂,文中阐述了中国设计学文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使得传统档案工作模式遇到了全新的挑战,如若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习惯于采取以往的工作模式,则必然导致档案工作的低效,
北魏洛阳元氏墓志书法,作为北魏元氏皇族祭祀祖先的石刻铭文,原本深埋在墓穴之中,伴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而显露于世.由于其深处墓穴的特殊属性,一直到清代中叶才受到
广西南宁,由于其特殊的区域优势、自然环境和多元民族成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如何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丰富发展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度开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