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时期,统治阶级使用金银器皿很普遍。然而,在文人士大夫、富商贵贾,甚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金银器皿作为一种日用器,则是自晚唐以后。尤其在两宋时期,禁限制度的松懈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用物风尚的影响下,金银器皿不仅在宴飨、茶饮、书事等活动中大量出现,城市中大小酒楼、脚店,甚至宗教场所也少不了各式银质器皿的使用。因此,在这样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金银器皿呈现出了很多与前期不同的新面貌:灵巧、多样,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总体来讲,纹样类型以仿生植物纹为主,抽象的鸟兽类纹饰明显减少。器皿多轻薄、小巧,造型丰富,追求象生。纹样与器形设计相宜,崇尚灵动、诗意、典雅、适用和贴近世俗生活的装饰风格。本文力图对两宋金银器皿的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审美的内在逻辑。首先,从两宋时期金银器皿现存实物和相关文献资料着手,参考考古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宋代礼俗对器皿式样进行分类研究。以此为研究基础,主要从设计学研究角度分析宋代金银器皿的造型、装饰纹样及制作工艺的典型特征,在设计艺术史、工艺史、文化人类学、美学等多学科基础上进行学理上的解读,并对其设计方法、设计思维、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的角度,窥见宋代金银器皿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