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图像处理与焊接机器人的视觉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焊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在焊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方式以示教-再现为主,这种方式缺乏适应性,待焊工件的定位误差以及焊接过程中工件的热变形都会导致焊枪偏离焊缝,影响焊接质量。焊接生产对焊接机器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机器人能够感知工件焊缝的位置信息,对焊接路径进行实时纠偏控制,即焊缝跟踪问题。   基于视觉传感技术的焊缝跟踪机器人控制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焊缝结构光图像处理与焊缝特征的识别提取以及焊接机器人的视觉控制开展了研究工作。   第一,研究了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分析了光滑工件表面光照反射机制,以及结构光视觉传感器中各个部件的角度位置关系对焊缝图像成像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焊缝跟踪视觉传感器,有效减少了视觉系统中工件表面激光反光和点弧光等干扰。实现了视觉测量系统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集成。   第二,研究了工件表面存在反光等强干扰条件下,焊缝激光结构光图像的处理和焊缝条纹中心线的提取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列方向像素灰度分布的多峰检测算法,判断并提取出焊缝条纹中心线,对于光滑工件表面的激光反光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第三,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匹配方法,对各种焊缝接头类型进行自动判定、识别。采用Hausdorff距离度量焊缝接头激光条纹形状与标准模板的匹配程度。通过对图形标准化变换,降低了图形匹配搜索空间的维数,提高了模板匹配的搜索速度。   第四,根据焊缝结构光条纹图像特点,选择图像形状特征作为焊缝特征提取。把焊接生产中常见的典型焊缝接头类型分为三种:坡口对接类、无坡口直接对接类和搭接类焊缝,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特征提取算法。   第五,采用结构光视觉方法实现对工件圆孔的定位与测量。通过提取结构光圆孔图像中十字激光条纹的圆孔边缘特征点,对圆孔轮廓进行了拟合,从而确定圆孔参数。   第六,研究了管道焊接机器人视觉焊缝跟踪控制问题。在分析了一种五自由度焊接机器人的视觉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管道焊接机器人简化视觉控制方法,实现了基于图像的无标定焊缝跟踪视觉控制。焊缝跟踪实验结果验证了视觉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最后,本文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其他文献
遥操作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操作者与控制对象之间存在空间距离间隔的情况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可以通过人与机器人的同步交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和现代社会对安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基于标志物或口令的身份鉴别方法由于其自身的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鉴别方法应运而
本文研究了双向联想记忆(BAM)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周期解。首先通过分解方法将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分解为激活和抑制两部分,并对其进行对称变换,得到的系统结合原来的神经网络构成
简易制导炸弹飞行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在飞行过程中实现对炸弹的控制,根据实际飞行弹道与方案弹道数据的偏差量,通过控制规律形成舵偏量,驱动舵机作相应的偏转,进而控制炸弹稳定地
快速准确的面向预定目标位置的导航(如:归巢和觅食)是高等动物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能力。生理学研究表明鼠脑中的海马结构是空间认知的核心脑区,在陈述性记忆和空间导航方面有
本文对舵机测试电磁加载装置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的舵机加载装置由工业控制计算机、磁粉制动器、动态扭矩传感器、单通道实验舵机、高灵敏度电位器等装置组成,构成了位置和扭
有关非编码RNA的研究是功能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论文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围绕着非编码RNA的计算识别与特征分析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针对microRNA
互联网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出现了信息过载的问题。推荐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信息过载问题。通过介绍推荐系统的研究的现状,总结出推荐系统中的专家信息利用问题、用户兴趣多样
开放式实时数控系统SCNC是基于RTLinux的标准化开放式通用CNC软件系统,具有分层模块化的系统结构。系统分为三个层次、12个任务模块,任务模块分布在四个系统进程中。本文通过对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大脑神经系统,能够解决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梯度类算法广泛应用于优化人工神经网络权值。然而传统的梯度类学习算法面临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