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问责制度研究——以湖北石首事件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环节。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和完善,有助于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优化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我国政府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规范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我国行政问责制正式实施始于非典时期,自2003年起我国行政问责制有了迅速发展,彰显了我国政府致力于建设行政问责制与责任型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和地方行政问责法规相继出台,我国行政问责制逐渐走上有法可依的常态化、规范化道路。我国行政问责制也正在经历由消极被动的同体问责向积极主动的异体问责转变,逐渐由权力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由意外事故问责向常规行为问责转变,由追究有过问责向追究无为问责转变。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并逐年呈持续增长态势,人们在探讨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方法和措施的同时,行政问责制也愈来愈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逐渐成为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制度创新。在近几年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行政问责制的运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对于事件的妥善处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建设责任政府的理念,但这还与行政问责制应发挥的功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期望相距甚远。为了充分发挥行政问责制的预防和惩戒功能,更好地建设责任型政府,必须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中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困境及其根源。   本文以2009年6月发生在我国湖北省石首市的一起群体性事件为案例,分析和研究在石首事件中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不明确,问责范围狭窄,问责程序不严格等,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困境的根源:思想陈旧,法律意识淡薄,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政治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主要包括明确问责主体,拓展问责范围,严格规范问责程序,完善问责法律制度以及大力弘扬问责文化等,以期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条有益的思路,更好地推进我国政府依法行政,促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其他文献
在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治理,不仅要追求政治上的独立、军事化的规范、经济上的强势,还要通过以文化教育激发民族生命力、以文化氛围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一本文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
期刊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发现学生个体之间,实际学习水平及能力差别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教学,尤其要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能力密切关注。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对学生实际全面了解,为更好开展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新时期,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不仅彰显了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提升教学实效、贯彻新课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