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民不聊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大多数民众目不识丁,卫生观念落后,缺乏最基本的卫生常识,卫生习惯差,此外,封建迷信盛行,人们有病后,很多只会选择求巫拜神,听天由命,即便是看病也只是用土方子治疗,再加之普遍的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不高,根据地疫病流行,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命与健康,这对根据地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持久抗战,最终夺取胜利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中国共产党为了保障军民健康,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通过各种途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与力量,在根据地开展各项卫生工作,特别是在卫生宣传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卫生工作会议,发表卫生决议,制定各项卫生政策法规,以保障根据地军民卫生宣教的有效开展与实施,而这些卫生政策与法规的内容本身也是一种很多的卫生宣教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出版并发行了多部卫生专业著作,创办多种卫生专业报刊,在综合性的报纸上创设卫生专栏和副刊,以进行民众的卫生宣传教育,而在职的卫生训练,短期的卫生培训和学校教育也培养了大量的医务工作者,使更多的卫生人员拥有了专业的卫生知识,提高了医疗救护水平。此外,根据地还开展了各种规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和展览,以丰富军民的卫生常识和提高军民的卫生观念。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长期的卫生宣传与教育,普遍提高了军民的卫生观念,改变了不良的卫生习惯,与巫医、巫神做了积极地斗争。因陋就简的开展医学教育,使大量的医务工作者拥有了专业的医疗救护知识,控制了根据地疫病的传染和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使根据地的军民健康得到了保障。大量医学卫生书报杂志的出版与发行,各大规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和卫生展览的展开,更是广泛普及和丰富了军民的卫生常识。经过一系列的卫生宣传教育,根据地军民的健康得到了保证,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力的支援了抗战的胜利,对今后的医疗工作与卫生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抗战时期的医学技术水平还很有限,这仍然有待不断提高,彻底根除封建迷信的任务也任重而道远,而当时我党卫生宣传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对于当前各种疫病的有效防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