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活细胞内定位和动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病毒NS1蛋白是一个多功能蛋白,能够抵御或抑制宿主细胞由于病毒感染所激活的干扰素系统等免疫反应,有利于流感病毒完成其复制周期。作为一个多功能蛋白,NS1蛋白在细胞内不同的区域中行使着不同的功能,它的细胞内定位和动态对病毒完成其复制周期和病毒的毒性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已报到的和NS1定位相关的序列包括两个核定位信号,一个包含在C端的核定位信号中的核仁定位信号,一个核输出信号和核输出信号的抑制序列。   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来源于A/PR/8/34和A/Sydney/5/97两个毒株的NS1蛋白,当它们融合到加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C端以融合蛋白的方式在MDCK细胞中瞬时表达时,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然后,通过构建NS1蛋白突变体,并融合到绿色荧光蛋白C端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突变NS1( EGFP-mtNS1)融合蛋白在细胞质中的定位,鉴定发现第221位氨基酸残基是NS1蛋白C端的核定位信号和核仁定位信号中一个新的关键氨基酸,它对NS1蛋白的核定位和核仁定位都是必需的。同时,研究了NS1蛋白C端的核定位信号中不同的碱性氨基酸对NS1蛋白核定位和核仁定位的不同贡献,发现第221位碱性氨基酸最重要,第229位碱性氨基酸重要性最小;而通过不同毒株NS1蛋白的拼接融合和突变分析,还发现:当NS1蛋白在MDCK细胞中瞬时表达时,其上CPSF的结合位点对其细胞内的定位有影响,与CPSF因子结合功能的丧失能够增加NS1蛋白的细胞质定位。另外,使用Crml介导的出核路径特异性抑制药物LMB对瞬时表达NS1蛋白的细胞进行处理,发现NS1蛋白的出核是对LMB不敏感。最后,通过荧光漂白后恢复实验,发现NS1蛋白在细胞核核质和细胞核核仁中都是在运动的,并分析计算出EGFP-NS1(A/Sydney/5/97)融合蛋白在细胞核核质和细胞核核仁的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0.023±0.010μm2/S和0.0031±0.0006μm2/s。   本论文利用GFP荧光蛋白标签在活细胞中研究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和动态,并且结合突变体构建鉴定出多个NS1蛋白细胞内定位相关的重要位点。本实验对NS1蛋白细胞内定位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来自不同毒株的NS1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动态模式。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NS1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毒性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对电子元器件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特别是辐射、低温环境中的应用需求迫切。SiGe HBT由于其硅基能带工程材料和器件结构的优势,具有卓越的
目的 建立Sin-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果和蔬菜中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苯虫酰胺5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分析方法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半导体材料研究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对纳米薄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传统薄膜制备技术相比,原子层沉积技术(ALD)以交
该文主要论述了基于MPEG-2视频编码标准,采用多播技术、遵循RTP/RTCP协议框架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实现,并对流媒体服务的可控性作了一定的研究.该文讨论了监控系统的发展
论文首先讨论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技术.为了设计合理的光纤耦合系统,我们首先测量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参数.实验研究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快轴准直、光束整形以及光纤耦合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能够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和动物坏死性肠炎的食源性病原,在动物产品生产过程中引发疾病并通过加工环节传播,威胁人类健康,同时给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随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低温超声提取,采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中华圆田螺中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和呋喃西林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50%甲醇水洗涤除杂后,进行衍生,用
抗氧化剂是指能够减缓或者消除氧化反应的一类物质,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有茶多酚、维生素E、槲皮素、虾青素等.研究发现,合成抗氧化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