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肉食文化探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日常饮食,《孟子?告子》中记载:“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中也强调“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周代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既有对夏商饮食文化的继承,又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创新和发展。肉食作为饮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与肉食相关的烹饪方法、饮食器具、饮食礼俗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两周时期的肉食文化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层次的融合,当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从两周时期肉食文化的整体性出发,分别介绍与两周时期肉食饮食有关的烹饪方法、食用器具、肉食礼俗,揭示肉食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在当时和后世的不同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部分,介绍了两周时期的饮食结构,重点分析了肉食的来源与分类。在夏商的基础之上,两周时期逐渐确立了以“根食”为主,以“鲜食”为辅的饮食结构。肉食虽然在饮食中不占据最主要的地位,但肉食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其在贵族饮食、丧葬、祭祀中的消耗量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受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发展的限制,两周时期的肉食来源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家养禽畜、野生类动物和水生动物食物。其中,家养禽畜重点讲述了六畜的发展和状况,野生类动物小节重点记叙了当时的狩猎习尚和野生动物丰富的数量和种类,水生动物食物小节则强调了野生水产捕捞和人工水产养殖。第二部分,介绍了周代肉食的烹饪方法与食用器具。肉食的保藏方法主要有冰藏法、井藏法和干藏法,烹饪方法除了传统的八珍烹饪方法外,还有脍、炙、醢、羹、脯、腊、脩等等。周朝时期与肉食相关的食用器具主要有炊器和食器,炊器主要包括鼎、鬲、甑、甗、釜、鍪、炉盘、炭炉,食器主要包括豆、俎、铺、匕、筷子。第三部分,记叙了周代食官制度及各阶层的肉食礼俗。两周时期,肉食与礼相结合,每个阶层的肉食食用不管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在社会上的集中体现就是从“钟鸣鼎食”到“礼崩乐坏”。第四部分,揭示了周代肉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在周朝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其肉食文化既拥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又与礼深度融合,还呈现出了鲜明的等级差异性。两周时期的肉食文化不仅巩固了当时的王朝统治,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还为后世的一些饮食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分析抓斗机自动控制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疏浚控制中抓斗在定深和平挖两种工况下抓斗插入深度、抓斗提升和开闭速度等参数,提出两个自动控制器的总体方案,最终对其进行
目前临床上结肠癌最常用、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是纤维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纤维结肠镜能在动态情况下直接观察肠道粘膜的情况,清晰地观察肠腔内病灶的外观、大小、程度和范
对大鼠、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在有Ca^2+和无Ca^2+的情况下苦参碱均能明显地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兴奋气管平滑肌和肠肌的作用,在无Ca^2+作用下,这种对抗作用更为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