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A股增发首次公告效应实证分析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8年引入增发方式以来,增发无论是从数量、融资净额还是占市场总融资额的比重均增长迅速,增发已逐渐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股权再融资手段。然而,上市公司增发公告的发布往往伴随着股价的下跌,使投资者遭受意外的损失。因此,投资者形象的称此为“增发地雷”,而国外学者称为“增发公告效应”。所谓增发公告效应是指在上市公司发布增发公告后引起的公司股价的变化。国外大量文献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那么,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公告是否也存在公告效应?导致这种效应的原因何在呢?哪些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本文主体共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首先论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通过对国内外公告效应研究文献的回顾,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结尾部分归纳了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章主要是对国内外研究理论的阐述与分析:国外理论主要包括价格压力假说、杠杆作用假说、信息假说、增长机会假说及代理成本假说;国内理论主要包括二元结构假说、大股东股权滥用假说及“圈钱”动机假说。对这些理论的回顾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实证研究方案的设计。本章是实证分析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避免研究上的混淆不清,笔者首先对数据的来源和选择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其次,对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时点选择进行了界定。最后,对本文研究中所采用公式的表达和运用进行了分析说明。 第四章是实证结果及其分析。笔者首先对增发首次公告效应进行了检验,从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两个角度进行了检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增发首次公告也存在公告负效应。并以监管部门增发政策作为划分子样本的依据,通过对子样本的分析,得出结论:监管部门的政策对恢复投资者信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对我国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定义了笔者研究的因变量—公告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对于自变量,笔者从公司特征因素和公司治理因素两个角度,提出了六个假设,并以具体变量表示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公司成长性、资金储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告效应的影响显著。 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笔者首先对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增发政策对增发资格的要求应关注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指标;为了降低上司公司募集资金后大量闲置的情况,提出“一次审核,分次募集”的建议;并且建议证券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逐渐从试图控制风险转向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对建议在公司治理方面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这些个方面的改进有利于降低增发公告的负效应。
其他文献
科技项目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管理理论的创新得到较快的发展,在我国,科技计划和科研项目的管理,尤其是对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但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缺乏合适的规范化的方法,致使项目的成功率不高。建立一套规范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是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从科技项目的特点出发把科技项目的管理分为科技项目准备、科技项目启动、科技项目阶段控制、科技项目成果验收、科
当前,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体系中都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热切关注。组织学习是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渠道,而中小企业通过学习代理人从组织
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发展,公开招投标已成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主要方式,公共资源监督管理局作为改革中成立的机构,其文化建设也亟需跟进整个市场形势的发展。本文运用OCA
本文通过鱼骨图分析工具,挖掘国有企业新员工离职的原因及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为企业留住人才和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信任是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主管信任有助于提高组织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主管信任建设也因此受到理论界和管理者的重视。主管信任是相互依赖的群体任务中,员工综合考虑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和旅游吸引力的根本来源。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正在持续快速增长,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资源的聚集地和集中展示地,在整个旅游经济
基于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建立电网智能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重点和建设目标,以量化指标为主,从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