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走泄法干预小鼠流感湿热证炎症免疫与水液代谢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流感)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甲型流感(甲流)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最为严重,且近几年致病呈活跃势态。由于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导致岭南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见湿热证候。温病湿热证“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为患,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湿邪的产生与水液代谢紊乱相关,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热邪致病,常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免疫紊乱,而炎症免疫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常常与此相关。本实验冀通过比较研究法观察流感湿热证小鼠炎症免疫及水液代谢的变化,以及蒿芩清胆汤及其拆方对此的干预作用,以期探讨湿热证产生的物质基础,以及湿热证“湿”、“热”偏盛的衡量指标,反证分消走泄法对湿热证的调节机制。  目的:  本研究以肥甘饮食+内外湿热环境+甲型流感病毒 H1N1滴鼻建立流感湿热证小鼠模型,观察内外湿热环境对流感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 H1N1、AQP1、IL-6、TNF-a表达的影响,探讨湿热证产生的物质基础,以及湿热证“湿”、“热”偏盛的衡量指标;同时,通过观察蒿芩清胆汤及其拆方对流感湿热证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 H1N1、AQP1、IL-6、TNF-a表达的影响,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流感湿热证的机制和作用靶点。  方法:  1.湿热因素对流感湿热证小鼠炎症免疫及水液代谢的影响作用  28只BALB/c小鼠(4周龄)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湿热组(湿热环境+肥甘饮食)、病毒组(甲型流感病毒 H1N1滴鼻感染)、模型组(湿热环境+肥甘饮食+甲型流感病毒 H1N1滴鼻感染),观察小鼠症状、体征,测量小鼠肛温、进食量、饮水量,处死后计算小鼠肺指数,F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AQP1、IL-6、TNF-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AQP1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TNF-a表达。  2.分消走泄法对小鼠流感湿热证炎症免疫及水通道蛋白的调节作用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蒿芩清胆汤组、拆方1组、拆方2组,观察各组小鼠症状、体征,测量小鼠肛温、进食量、饮水量,处死后计算小鼠肺指数,F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AQP1、IL-6、TNF-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AQP1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TNF-a表达。  结果:  1在肥甘饮食+湿热环境+甲型流感病毒H1N1滴鼻感染多重因素干预下,模型组小鼠出现发热、进食量及饮水量减少、倦怠、肛周污秽,大便溏烂,小便黄等湿热证候;而单纯病毒组小鼠则出现发热,热势偏高,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懒动,大便干,小便黄等热偏盛证候。  2模型组小鼠肛温升高、进食量、饮水量均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组小鼠进食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小鼠肛温升高,进食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小鼠饮水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肥甘饮食+湿热环境+甲型流感病毒H1N1滴鼻感染复合因素干预下,模型组小鼠肺指数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流感病毒表达水平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模型组小鼠与病毒组小鼠肺组织IL-6、TNF-a表达均出现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小鼠肺组织AQP1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小鼠肺AQP1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蒿芩清胆汤治疗后,小鼠肺指数下降、流感病毒复制量、肺组织 AQP1、IL-6、TNF-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AQP1的表达水平方面,利巴韦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指数、H1N1mRNA表达、肺IL-6、TNF-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拆方1组小鼠出现肛温升高、饮水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拆方2组小鼠出现进食量、饮水量均减少,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模型组小鼠经治疗后,各组小鼠出现不同的证候转归,蒿芩清胆汤组小鼠表现为湿热分消而解,逐渐恢复正常的证候表现;拆方1组小鼠出现热偏盛证候表现;拆方2组小鼠出现湿偏重证候表现;而利巴韦林组小鼠虽体温下降,进食量、饮水量等与蒿芩清胆汤组小鼠相当,但小鼠却出现疲倦少动、反应迟钝,便溏,为气虚症候表现。  结论:  1单纯病毒感染小鼠肛温高于流感湿热证小鼠,考虑这与湿热致病“起病缓慢,热势不显,病程缠绵”相关;湿热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感疾病的证候转归。  2流感湿热证模型小鼠肺指数升高、肺水通道蛋白AQP1、IL-6及TNF-a的表达均出现异常,说明水液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肺组织免疫损伤是湿热证的物质基础之一。  3模型组小鼠肺组织AQP1表达水平低于病毒组小鼠,而病毒组小鼠IL-6、TNF-a表达平均值高于模型组小鼠,对比三种因素对小鼠水液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合两组小鼠中医证候考虑,认为 AQP1的表达水平与中医“湿”证相关,IL-6、TNF-a的表达水平跟中医“热”证相关,并且随着“湿”、“热”证候的发展而变化。  4拆方1组、拆方2组治疗后分别出现热偏盛、湿偏盛的证候转归,反证了湿热证“徒清热而湿愈盛,徒祛湿而热愈炽”的观点;反证了IL-6、TNF-a可作为衡量湿热证“热”偏盛的微观指标之一,AQP1可作为衡量湿热证“湿”偏盛的微观指标之一。  5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利巴韦林在微观指标的改善方面接近蒿芩清胆汤,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蒿芩清胆汤疗效优于其拆方及利巴韦林,分消走泄法治疗流感湿热证疗效确切。蒿芩清胆汤治疗流感湿热证是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综合结果,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调节水液代谢、平衡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损伤是蒿芩清胆汤治疗流感湿热证的证治机理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这一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更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高中教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引言】  大多数的人可能会认为德育和数学是没有多大的联系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数学本身是抽象的,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人多多而重,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国自古以来就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靠智力因素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它包含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注重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我们重要的职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
数学这门专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发展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属这门科学的基础,但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
很多家长都告诉了我他们的烦恼"我家小孩不知道怎么的计算总是出错!"、"我家小孩很是粗心,计算题也会失分"......最近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如何让他们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准确的计算能力?在此有些浅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效益最大化,是每位教师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诱导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身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就这方面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学习气氛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让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奇的内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渗透到整个中学数学每个章节,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由于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逻辑性严,探索性开放,自然也是高考的难点.我们在重视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克服动辄加以讨论的思维定势,要充分挖掘数学问题中潜在的特殊性和简单性,尽力打破常规,避免不必要的分类讨论.下面举例说明简化和回避分类讨论的各种方法,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1活用定义,另辟蹊径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本课是要引领学生从整体来整理和复习单元知识,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意见与指导,课堂是教师展现自己知识的舞台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科学的数学教学设计是保证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有效 措施  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人们对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在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了专业化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
目的:  以实验室检查为主要手段,分析年龄>25岁女性痤疮患者与年龄<25岁女性痤疮患者、年龄>25岁女性健康自愿者血清E2、T、CORT是否存在差异;观察引归调冲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