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而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样本。关注教材中文言文的选篇,提高教材文言文编选的质量,为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文言文提供保障。本文将比较大陆和台湾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异同,分析两地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得失,为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本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界定了论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分析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第一章简要的介绍了两地教材的整体状况,对照两地高中教材的编辑意图和内部结构,对两地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从社会要求、文化传递和学生需要三个方面,概括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指导思想:两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民族语言中的精品、认知发展理论,为文言文选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两地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数量及比例、体裁、朝代、题材、相同篇目相同作者的比较,系统地分析两地教材的异同。统计数据,比较异同,分析其原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论据。第四章总结两地高中教材文言文选篇的得失。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的比例考虑了大陆学生现有的文言文水平,体现文学史的发展状况,注重经典性,适合高中生的认知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但文言文分布失衡,个别选文不当。台湾翰林版国文教材中文言文选篇比重大,有一套完整的国文教学体系,选文兼顾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注重本土素材作品,发扬儒家文化,但文言文朝代分布无规律,本土作品政治性强。面对两地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而思考其对完善大陆高中国学教育和编制校本国学教材的启示。在结语中,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着眼,由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篇问题,深化为古典文学与现代社会如何结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