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土地契约成契理由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3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写作目的集中关注于中国传统契约的一个特殊现象,即契约文书的成立需要书写成立理由,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深层次上是我国制度与文化合力造成的,因此对成契理由的性质分析也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我国特有之文化心理及精神过程.写作从契约的一般知识开始,简单地介绍传统契约的研究状况、契约种类和契约组成要件.在第二部分对成契理由进行了一般性的概述,介绍其出现的历史过程,并对成契理由进行初步的特征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对成契理由进行了系统分析,即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契约进行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双重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在于,从家庭关系、亲邻关系、国家土地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对成契理由的出现做深入的文化、制度和思想的剖析.在第四部分,关注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中国法制近代化之后,传统契约的成契理由由无又有,并且在1982年浙江的一份契约中,传统契约的全部要件重新出现.这种再现拥有着哲学上的意义,即意识与存在关系上的意义,其值得注意的并不在于意识滞后于存在而消失,而在于如果意识是存在的常规表现,那么我们的百年法制近代化的成就应该受到质疑.
其他文献
根据官僚政治外交决策分析模式,该文认为美国的对台决策受其国内政治的极大制约与影响,而美国国会是反映美国国内政治角色相互影响的平台,台湾问题一度卷入美国国内政治,美国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关于“鼓励、支持、引导”私营经济的精神为指导,以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根据,探讨了“引导”私营经济发展的四个问题: 一、论证了引导私营经济的必要性
1929年的市场崩溃以及随后发生的银行倒闭导致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其目的是为了限制金融机构的过分竞争和垄断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企业通常具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内容就是对国家大事做出决策.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是通过决策,制订政策,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领导工作的过程是领导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是
本论文从法律文化视角思考,主张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在强化法院的职能,树立司法权威的同时,应重构现有的人民调解等民间调解解纷机制,并以制度保障,实现诉讼与民间调解的互动与互补
刑事政策学所独具的批判和建构精神与实证主义方法中现实属性的密切结合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了刑事法学的不断发展.更为巧合的是,这种发展的契机往往存在与对一国重新犯罪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