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26、EGFL7和微血管密度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但恶性程度最高,病情发展快,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疾病发现时多已为中晚期,死亡率居妇科肿瘤中首位,国内外有关卵巢癌的研究众多,但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清楚。因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有效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腹水及远处转移等晚期症状,卵巢癌预后差,虽然目前通过手术和化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5年生存率仍较低,仅在30%左右[1]。因此,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生命健康最主要的妇科肿瘤。卵巢癌大多数起源于卵巢上皮组织,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占卵巢癌总数的75%-90%[2]。因此,研究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和发展机制,寻找有效的标记物及治疗靶点,改善患者预后仍是目前卵巢癌研究最重要的目标。  Micro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长21~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通过与其靶mRNA分子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互补配对使目标mRNA分子受到翻译水平调控或直接导致其降解,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能量代谢、凋亡等各个重要而基本的细胞生理过程[3、4]。近年来研究[5]发现microRNA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卵巢癌中miRNA也发挥重要作用,如miR-21[64]、miR-181a[65],其中miR-181a通过作用于其功能靶点Smad7,促进TGF-β介导上皮间皮变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癌的侵袭、转移过程。而miR-126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可能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6、7],但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在国内外甚少且存在差异[8、9]。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是在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因子,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均增高,但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国内外鲜有研究。miR-126基因定位于EGFL7基因7号内含子内,同时在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等研究资料提示EGFL7也是miR-126的靶基因[10、11]。因此作者针对miR-126、EGFL7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表达的相关性,以探讨miR-126和EGFL7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希望能为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目的  研究不同卵巢上皮组织中miR-126、EGFL7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三者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4年8月手术标本89例,正常组21例,良性组23例,恶性组45例。其中正常组卵巢取材于因良性宫体疾病行附件切除患者;良性、恶性组卵巢组织取材于术前未行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按FIGO分期标准:Ⅰ、Ⅱ期12例,Ⅲ、Ⅳ期33例;低分化25例,中分化11例,高分化9例;浆液性囊腺癌29例,粘液性囊腺癌8例,子宫内膜样癌4例,透明细胞癌4例;有淋巴结转移31例,无淋巴结转移14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7~73(47.6±5.5)岁。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受试者同意后进行收集。  2.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以上89例卵巢组织中EGFL7蛋白和微血管密度(CD34)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对上述89例卵巢组织中miR-126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对上述45例卵巢癌组织中EGFL7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miR-126相对表达量以M(P25~P75)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组间比较用Nemeyi法检验。余定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不同卵巢组织间EGFL7蛋白阳性率及MVD计数。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 mRNA表达水平及MVD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秩和spearman法、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组间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α/比较次数=0.0167。  结果  1.EGFL7蛋白表达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浆,不仅位于血管内皮细胞中,在肿瘤组织上皮细胞中也存在。EGFL7蛋白在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1%(5/21)、52.17%(12/23)、93.33%(42/45),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EGFL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而EGFL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恶性组间比较;良性组、恶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  2.CD34蛋白表达阳性代表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微血管密度在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中的检测值分别为6.133±2.090、11.478±2.337、21.893±3.223,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  3.miR-126 mRNA在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2.865(1.491~4.879)、1.339(0.904~2.099)、0.310(0.209~0.858),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 miR-126 mRNA的表达在正常组、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126 mRNA的表达在正常组、恶性组间比较;良性组、恶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 mRNA的表达、EGFL7 mRNA的表达和MVD的检测均与 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  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 mRNA与EGFL7 mRNA表达呈负相关(r1=-0.413;P=0.005);EGFL7 mRNA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2=0.362,P=0.015);miR-126 mRNA与MVD表达呈负相关(r3=-0.909,P<0.001)。  结论  1.miR-126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异常低表达,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2.EGFL7及微血管密度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3.miR-126和EGFL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EGFL7和微血管密度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miR-126和微血管密度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这三者可能协同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曾子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司马迁也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在濒临死亡时,会发出由衷之叹,会诉出肺腑之声,会议出巧妙之论,会道出百感之诚。  【关键词】古诗词;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怀才不遇,由衷之叹  不少才华志士生不逢时、有志难伸、抑郁而终。才华之士大多坚信自己来到世间,一定肩负着某种使命,但残酷的现实
【摘要】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提出质疑,表达想法。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学生语文学习时无问题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只有有了问题才能够对知识进一步探究和理解,但是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没有问题可问。本文就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语文学科;学生;无问
【摘要】幼儿园班级人文环境的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绿色发展”为指引,构建科学的生态化教育理念。  【关键词】幼儿园;人文环境;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生态化构建与实施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科学、系统地创设幼儿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
目的:本实验采用血管抑素(angiostatin)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观察其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角膜的IL-1α的表达水平,并探讨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角膜碱烧伤提供
【摘要】语文课是姓“语”的,一堂有“语文味”的好课要处理好字词、落实好朗读、理解好文本,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回味无穷。  【关键词】语文味;字词;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王崧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说道:“一节好的语文课需要有三味,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人体
【摘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是创建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说”;二是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说”;三是模拟社会生活,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会说”;四是注重评价,让学生“善说”。  【关键词】口语交际;多媒体;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