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事实上,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作为“法之法”,更应该被人们关注。然而宪法知识的宣传及其意识的培养现状却不尽人意。以往的研究都更关注宪法意识的理论及大学生等成年人的宪法意识培养,本文主要探讨的则是初中生的宪法意识培育路径问题。初中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合格公民,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宪法知识较为贫乏、宪法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高度发展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步阶段,更应提早关注初中生的宪法意识培养,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并结合访谈法,根据宪法意识的构成,即宪法认知、宪法情感、宪法意志这三个层面,从宪法知识、宪法理念、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基本权利意识以及宪法评价共五个方面,对初中生的宪法意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宪法意识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在宪法知识的缺乏、宪法理念状况不理想、对宪法功能的认识不够、权利意识有待加强等。继而从学生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初中生宪法意识的培养提出建议:一为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宪法意识,这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法、课堂讲授法、课堂讨论法以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等来实现;二为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宪法意识教育,主要是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教学中宪法意识教育的挖掘与渗透;三为结合班主任工作实施宪法意识教育,主要为主题班会以及家长会;四为通过学校仪式实施宪法意识教育,即升旗仪式与国家宪法日;五为课外实践活动实施宪法意识教育,六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间接实施宪法意识教育。文章旨在激发初中生的《宪法》学习热情,提高其宪法知识水平,培养其宪法意识。同时,为初中生的宪法意识培育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