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结肠癌病例研究maspin、P27、P5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确maspin、P27、P53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联系,及作用机制,寻求结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以及探讨maspin、P27、P53在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结肠癌患者62例,同时选取结肠息肉患者30例及正常结肠黏膜20例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aspin、P27、P53在结肠癌组织、结肠息肉组织以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对6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病例随访并建立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学分析maspin、 P27、P53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初步判定maspin、P27、P53之间的联系,探讨maspin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了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为a=0.05。结果:结果判断分析:采用随机双盲法,请两位临床病理医师在未知患者病情的情况下阅片。在40倍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细胞或组织中呈现棕黄色细小颗粒为免疫组化阳性。根据阳性细胞率及阳性细胞的着色强度进行分级记分,两项相加,然后确定其阳性强度。Maspi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着色位置主要位于细胞浆,或者在细胞浆与细胞核中同时显色,大部分为弥漫分布,呈棕黄色。Maspin蛋白在结肠癌细胞、腺瘤性息肉和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结肠癌中P27主要着色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正常组织P27及结肠腺瘤组织的阳性反应产物主要表现在粘膜腺上皮细胞核上,表现为棕色颗粒状。P53主要表达于结肠癌细胞、腺瘤及正常组织的腺上皮细胞核。62例结肠癌组织中maspin、P2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7%,25.8%,59.7%;30例结肠息肉组织中maspin、P2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90.0%,33.3%;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maspin、P2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95.0%,15.0%。统计学分析提示maspin、P27、 P5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maspin、P27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缺失,而P53蛋白过度表达。其中maspin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27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Maspin基因的表达与P27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与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