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40 nm芯片的数字后端功耗优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与算力需求的提升,单位面积内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日益增加,电路高速运转产生的巨大功耗已经成为限制芯片应用的主要难题。低功耗设计是当前集成电路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数字后端设计的层次出发,研究相应的功耗优化技术,实现对某款40 nm芯片的功耗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位寄存器聚类合并算法,嵌入到后端设计流程中,简化了时钟树结构,完成了该芯片中53.53%的寄存器合并,将绕线总长度优化了 20.16%,时钟网络功耗降低了 26.33%;接着提出了一种结合功耗权重和时序权重的信号线加权方法,优化了关键数据通路的负载电容,将芯片开关总功耗降低了 20.63%。最后,基于传统的数字后端流程提出了一套优化功耗的设计流程,完成了该芯片的数字版图设计,将该芯片的总功耗降低了 15.42%。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结合物理位置信息和时序信息来识别单位寄存器的可合并区域,并在算法中加入调节因子,用于调整多位寄存器合并的范围与精度,使得合并过程可嵌入于数字后端设计不同的阶段。2、提出了一种基于寄存器边缘识别多位寄存器聚类群落的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将计算的节点数降低了一倍,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算效率。3、提出了一种求解最优合并序列的高效算法,在满足功耗、时序、绕线资源的三重约束下,可快速求解出电路中最优的多位寄存器合并序列。4、提出了一种信号线加权方法,用功耗权重来量化信号线翻转率,用时序权重来量化信号线时序裕量,优化开关功耗的同时降低了对电路时序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该40 nm芯片的功耗优化,对于用数字后端工具软件设计的芯片的功耗优化都具有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复杂的呼吸道疾病,其患者因呼吸困难,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肺康复是COPD患者一项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运动训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时空等诸多限制,传统形式的运动康复至今无法普及,并且这种短期的运动康复存在终止效应,难以维持成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居家运
核仁是核糖体生成和核糖体组装的场所,核糖体生成和组装对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代谢和应激反应等方面至关重要,而细胞的正常生长、增殖、分化等决定了畜牧动物能否健康生长,以及畜牧生产的长期性。因此,研究核仁在细胞生长和器官发育中的调控对于畜牧生产具有指导作用。Bms1-Rcl1复合物是核糖体小亚基(SSU)加工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酵母中,Bms1是一个GTPase,并作为一种负载因子,将Rcl1递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为世界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程时间长,并需要终身治疗,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针对帕金森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案,但针对帕金森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进行规范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有望帮助患者延缓病程,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辅以检测量表,但长久以来缺乏客观一致的诊断标准。临床上针对
家蚕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下称丝素蛋白),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易于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常被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其本身促成骨修复性能不强,但由于自身独特的β折叠结构,使其能够有效结合生长因子,增强丝素蛋白的成骨诱导性能。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人体骨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
随着物联网、体域网、车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传感器也逐渐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被感知的信号通常很微弱,在ADC转换以前需要仪表放大器或者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同时,仪表放大器作为模拟前端的第一级往往具有高增益,因此其噪声需要足够低以确保信号链系统足够高的信噪比。一方面,CMOS工艺的放大器往往受到1/f噪声、热噪声、散粒噪声、直流失调等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应用场景也对放大器提出了极低的功
静息状态的肿瘤干细胞亚群对常规的肿瘤治疗手段具有抵抗性,是导致癌症无法被彻底根除的主要原因。它们可以在治疗停止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维持静息状态,然而一旦它们重新恢复细胞周期,就会引起癌症复发或者转移。在前期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探究了细胞静息状态的调控机制,发现SETD4通过催化H4K20三甲基化促进了异染色质的形成,从而调控卤虫的滞育胚胎以及两种人源乳腺癌细胞株的静息状态。然而,卤虫属于较为低等的节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的大脑需要调整其功能与结构,大脑的这一关键特性,被称为神经可塑性。一般认为,神经可塑性在成长发育时期处于峰值,随着年龄增大,神经可塑性能力也逐渐减弱。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人大脑依然保留一定的神经可塑性,而这些神经可塑性往往通过短期训练快速发生。视觉可塑性是神经可塑性研究的经典范式。大量动物实验证明,成年动物的视觉系统依然保持着能够快速发生的微结构可塑性,包括突触再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从水生脊椎动物过渡到陆生脊椎动物的两栖动物类群[1,2],所以中国大鲵在研究动物发育、生物进化和基因变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正逐渐成熟,但外界病原菌的感染仍给中国大鲵人工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白介素 1(Interleukin-1,IL-1)
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有效的糖尿病管理对提升糖尿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具有积极意义。现阶段的糖尿病管理主要以移动医疗为重要手段,以慢病管理模式为理论指导,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为知识指导对患者进行管理。然而这种管理方式缺少对糖尿病管理过程的具体定义,缺乏明确的医患互动干预内容指导,管理内容及过程可执行不高,实际管理效能低下。本课题组在前期慢病管理工作的研究中提出了慢病管理路径方法,并在高血
光遗传学是一种结合了多个学科的新兴技术,通过使目标细胞表达特定的光敏感蛋白,可以让原本不具有光敏特性的细胞获得对光信号的响应能力。通过光遗传学方法可实现对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并诱发相应的生理活动。该技术具有精准、快速、可逆等优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与利用细胞的生命活动。RTCA(Real-Time Cell Analysis,实时细胞分析)系统是结合了ECIS(Electric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