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4个实验省(区)率先进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到2011年,我国基本实现了通用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制作、技术试验、技术探究、技术体验和技能习得等。通用技术实践室则是完成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技术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作为课程支撑,通用技术实践室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应用的平台,为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推进新课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启动新课程实验配套装备工作,加强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建设。许多普通高中学校的通用技术实践室建成至今已有数年。通用技术实践室及其设施设备如何起主要作用在于发挥教育教学功能,若能有效地开发使用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通用技术实践室的使用效能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通用技术教师访谈,初步了解南京市普通高中学校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基本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自编问卷对南京市30位通用技术教师和4所普通高中学校的206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从使用时间、使用内容、使用方式和使用成效这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课时不足、实践室建设与配备不完善、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降低了通用技术实践室的使用效能;教师对通用技术实践室使用效能的认可度普遍低于学生;教师与学生评价通用技术实践室使用成效的关注点不同,学生更关注其动手实践活动;技术实践项目、实践材料、基本电动工具的使用都会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实践室使用成效的认可度。针对实践室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通用技术教师、普通高中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建议,以期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以及实践室使用效能的提高提供参考。